几个中国公司在美国炒热了直播,现在美国人都在上面干什么?(3)
2017-05-04 编辑:
2014 年 7 月,Musical.ly 在中美同时上架,这是一款用户可以选择曲库里的音乐录制 15 秒短视频的工具,可以对嘴型、可以跳舞,考验用户创意但录制的过程很简单。美国科技博客 Business Insider 的作者 Biz Carson 这么描述它:如果不深入青少年群体,你可能不会知道这么个软件存在;但如果家里有个高中生,你应该曾作为人肉背景,在他的 15 秒“对嘴唱”视频中出现过。
Musical.ly 的界面
早期美国的 YouTube ,再到如今的 Musical.ly,那些具有个人特色、有号召力的用户仍有成为草根网红的机会。歌手贾斯汀·比伯最早就是在 YouTube 上翻唱 R&B 歌曲获得了 Usher 的赏识,成功签约了小岛唱片后出道。
但现在,有才华的普通人想在 YouTube 上出名变得更加困难。许多大型机构号进驻的 YouTube,分食了这些草根的流量, YouTube 2015 到 2016 年最热门的前十视频当中,全部都来自官方制作的明星 MV 。在精良内容的比较下,草根想要挤进首页的视频推荐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Musical.ly 接替了这样的角色,他们中有一部分用户曾经也是 Vine 和 YouTube 上的红人,但吸引更多的还是普通年轻人。
这里成为了一个能捧红草根网红,并聚集起青少年的平台。
15 岁的普通初中生 Ariel Martin 即是一位诞生于 Musical.ly 上的超级网红,她在 Musical.ly 上拥有 1850 万粉丝,给自己的 ID 取名为 @ Ariel Baby。
“走红完全是一个意外。 ”Martin 说。2015 年暑假,家住佛罗里达州的 Martin 家中遭遇了一场大洪水,全家人只能搬去祖父母家中居住。在那个百无聊赖的暑假,Martin 在 Music.ly 上制作了第一条对嘴视频,她选择的音乐段落来自美国饶舌女歌手 Nicki Minaj,大概是为了迎合歌词中反复出现的那一句
I - I - I'm the shit(没有化妆)With no make up(老娘这是这么敢)
Don't have to curl my hair up(无需卷起秀发)
All this booty here mine(这些翘臀妹子都是老娘的了)
Martin 在这段视频中没有化妆,披散下了卷曲的金色长发、穿着白色高领 T 恤。当她连续在 Musical.ly 上发布几个视频之后,粉丝开始快速增长,三个月内,她就拥有了 200 万粉丝。
在录制的 1000 多个短视频中,最常见的背景是 Martin 卧室里的紫色碎花床单。每天, Martin 称自己为了录制一段 15 秒的视频,需要用上 2-3 个小时来准备,包括挑选音乐、学习歌词、设计合适的表情和动作、以及化妆。“ 我会录很多遍,一直录到我觉得很好的那个版本。”
金色长发、大眼睛、超长的染色指甲、露齿微笑、夸张的面部表情差不多是她视频里的标志性特色,15 岁的 Martin 在大多数时候看起来有远超过她年纪的成熟, 视频中她的发型、口红、发色、耳环都可能成为评论区粉丝讨论的热点。
走红后,Baby Ariel 成为了 Musical.ly 平台造星计划的一员。Musical.y 在美国 20 座城市举办户外巡演,集合平台上的网红们走到线下表演、售票。 靠着在 Musical.ly 上的影响力, Martin 在 YouTube 上的栏目也吸引了 200 万粉丝,参与了《早安美国》的节目录制,她也逐渐从一个平台上的网红,成为了更主流的明星。
在 Musical.ly 火起来以前,也不乏类似的对嘴应用,国内有小咖秀、国外也有在明星中火起来的 Dubsmash(德国版小咖秀),除了把好玩的功能搬上来,Musical.ly 花了更多力气在社区运营之上。其中一个主题 “Don't Judge Me” 一度成为网络的热门话题,用户在视频中先把自己画得很丑然后一挥手就恢复真实的模样,以此来表达“不要用外貌评价我”的态度。
Musical.ly 与 Live.ly 的下载曲线随周期剧烈起落。周末两天下载激增,工作日立刻回落。这背后是一个高度重视运营的团队。
Musical.ly 在 iOS 上的下载排名
Live.ly 在 iOS 上的下载排名
Musical.ly 上的活跃用户们喜欢自称 Muser,他们大多是 15、16 岁的青少年。每到周末,大家穿着印有 Musical.ly 标志的 T 恤衫聚集在一起,参与不定期的线下聚会。像 Martin 这样的网红也会参与进来,在官方组织的巡演中,与粉丝进行互动。线下活动会同步直播在 Live.ly 中,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被中国公司带去的,当然也包括数据注水
当我们第一次在 Live.me 上直播时,5 分钟内的粉丝数量达到了 80 人,即使直播画面中什么也没有(黑屏),这些观众也依然不离不弃。
Live.ly 没有那么多对黑屏感兴趣的“用户”,但却不缺少粉丝。自注册后,不发布视频也会自然有粉丝关注。这些粉丝的个人主页都高度统一,没有自我介绍,也不发布任何作品。
一种在国内直播平台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直播平台的变现方式上,中国秀场直播的虚拟礼物打赏提供了一种途径。尽管国内大多数秀场直播内容高度同质化,但仍有公司靠这个赚到了钱,做得最早的 YY 走向了上市。
在财报中,陌陌也称自己的的直播和短视频业务也成为“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的最大引擎。”
现在他们去了美国。
硅谷设想的直播革命没来,来的是打发时间的秀场
和中国一样,直播在美国不是新东西。
靠游戏直播起家的 Twitch 已经有 6 年历史,在 2014 年以 10 亿美元卖给了亚马逊。但 Twitch 主要在 PC 上。
美国的手机直播大战从 2015 年开始。Meerkat 在 2015 年年初的西南偏南大会上火了起来,但几个月时间,Twitter 孵化的 Periscope 就抢走了它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