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VS珠三角:医药创新中国竞速(2)
2017-05-02 编辑:
在距南京千里之外的广州,这里的创新创业有着类似的风貌。沿着白云机场线一路南下,沿线诸多有些年头的服装商贸城鳞次栉比,体量不大而数量众多,记录着广州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从商贸起家,到工业制造,尤其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又扩散至医药领域。
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官网上,《2016年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运行情况分析》中,提到了广州市8个先进行业,医药与汽车、电子、石化、电力、电气机械、铁路船舶等并列,显得另类。
商业的自由因子对广州的经济形态影响巨大。在广州多位医药界人士眼中,广州的自治文明发达,“藏富于民”、“小政府”又提供了产业自发生长的土壤。自由生长的故事又在医药健康这个新兴产业中演绎此前商贸行业走过的路。如今的广州,有6家以上的生物产业园,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基地。
在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一街之隔的一幢三层旧小楼里,光线昏暗的一二层让人很难将这里与创新创业联系起来。而就在三楼,中大创新谷就藏于此,广东医谷的办公室也在这里。中大创新谷是依托中山大学创立的众创空间。众多的创业者就在此开始他们的商业故事,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曾在中山大学求学。目前,大多数公司都还在A轮融资之前的阶段。
从墙上展示的Logo看,这里孵化的项目有互联网,如五百丁,有医疗服务类,有器械等,唯独没有一家做医药的公司。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告诉记者,目前,中大创投基金还没有投资创新药,但会保持关注,要等团队、资金、技术等方面条件成熟时,才会投到药这个领域。4月27日,广东医谷南沙产业孵化器一期工程提前封顶。
在离中大创新谷近20公里的大学城,还有一个孵化器坐落在广州药科大学内——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
这个孵化基地由广东药科大学和番禺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成立,已有八年时间,累计孵化150多家公司,分布于保健品、新药、医疗服务、基因检测、化妆品等领域。据技术商务部经理马卫红介绍,目前在这里孵化的公司员工数平均在10人左右,大多数公司同样处在A轮融资之前。与中大创新谷大多数创业者毕业于中大不同的是,这里的创业者大多是大学教授或研究者。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维刚总结称,孵化基地的创业项目基本上都有大学教授或海归主导或参与,“教授牵头创办的公司,或者教授参与创办的公司”。
在10公里之外的广州国际生物岛是广州医药产业的核心基地。这座1.8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三分之一多的建筑建成。金域检验集团就在此,与金域检验独栋相对的大楼里,落户着众多小公司。
广州永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生物岛140多家公司之一。记者走访时,这家公司正在装修其实验区域。永诺生物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基于二代测序技术进行临床检测产品开发及技术服务的创业公司。它的客户主要是医院及医生,为医生的科研提供服务,尤其是广州域内的中山大学附属各医院。这与其创始团队中多位成员毕业于此相关,以总经理赖炳权为核心的团队,此前一直在科研岗位。
在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和众多的创业者一样,永诺生物副总经理、创始成员之一的许少飞也有不少焦虑。他毕业后就开始了创业之路。如今,他焦虑融资、焦虑客户,焦虑企业的成本。在许少飞的描述中,永诺生物想做的业务并不少,高通量测序、生物医药服务外包、肿瘤个体化用药检测……为医院的医生服务,也为患者服务,投资产业的上下游等。如今,这家140人左右的公司,其产品正处于筹备阶段,还未上市。
盛泽康华是生物岛的另一家创业公司,其产品是眼科疾病的快速检测产品。创始人黄静峰是广州人,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1997年在美国强生公司位于圣地亚哥的实验室做博士后时,就曾听说生物岛,当时的生物岛还处于筹划期。这在某种程度也是她考察过国内其他几个地方后,最终落户广州的原因之一。
在回国前,黄静峰在美国强生、辉瑞从事新药开发工作多年。在这两家跨国巨头工作期间,其业务领域从免疫疾病的新药研发到药物的临床试验,尽管是新药研发的同一个链条,后者其实离市场更近,在医药公司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思维路径。
2012年,黄静峰开始在国内考察,那时,她已经有了创业的念头并在11年曾入选厦门市双百人才计划。
跟现在很不一样,2012年她开始筹备创业时,发现国内并不具备创新药研发的条件。“法律法规不完善、资本市场不能承受高风险、人才储备问题。”黄静峰说。于是,她将创业的目光投向了眼科疾病诊断领域。因为自2008年加入美国辉瑞后的四、五年时间都在做眼科转化医学和眼病新药开发,尤其是干眼症相关的项目。
目前,盛泽康华的团队约10个人,黄静峰称初创阶段科技创新型企业,产品没有进入产业化前,“小而精”的策略有助于控制成本,也为后期融资储备更多股权让渡的空间。黄静峰称,希望公司的自主创新产品能在18年进入市场、产业化。
四
与广州的自发商业文明大同小异,比邻的深圳这座迅速崛起的城市,其医药产业也呈现出诸多“自由生长”的印迹。
深圳南山区坐落着深圳高新区生物孵化器。这是一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04年开始运营。挂在一楼的展示牌显示,这里已经累计孵化企业121家,如北科生物,微芯生物,意可曼等。如今这里在孵企业有45多家。与珠三角大多数的产业园、孵化器一样,这里的创业大军,依然以医疗器械为主。这个孵化器中,做药的公司有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左右的公司在做医疗器械。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总部就设在深圳科技园生物孵化器。这家公司注册成立2001年。总经理鲁先平2000年从美国回到中国,在创业之前曾在清华大学任客座教授。这缘于他在加州圣迭戈时的好友,博奥生物的创建者程京。微芯生物的第一笔融资背后,就有博奥集团的发起及参与,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博奥生物一直是微芯生物股东。
总裁助理海鸥是2001年7月份加入微芯生物。据她回忆,微芯生物落户深圳时,深圳的医药领域,以海王生物(000078.SH)为首的传统医药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海王集团创建于1989年,海王生物2000年在A股增发。
落户高新区的微芯生物等创业公司走的是新药自主创制之路,在此后的16年时间里,见证了资本市场、医药创新环境的大变化。海鸥讲述,2001年到2006年是“最艰难的时期”,2003至2006年更是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