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响铃:共享单车百团大战,战火已燃

2017-05-02 编辑:

响铃:共享单车百团大战,战火已燃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两年关于车的故事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滴滴的故事还在继续,那边共享单车的好事就不断传来,从2015年初开始酝酿,到2016年下半年集中爆发,时间刚指向2017年,共享单车又在投资人举杯欢呼中打响了争夺的第一枪,并四处“攻城略地”,看来又是一个“百团大战”。

  大笔融资进来,却是为了活下来

  单车共享原本是项公共服务,高度依赖政府资源和输血,但自从有了资本助推,就被上升到滴滴和Uber“橙黄大战”的级别,尤其是单车里“橙黄大战”的主角摩拜单车和ofo。

  在2017年的第四天,摩拜单车宣布完成D轮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的股权融资。由腾讯、华平投资领投本轮,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携程、华住、TPG等;红杉、高瓴等现有股东均跟投本轮融资。而在去年9月、10月摩拜单车先后完成数亿美金的B轮C轮融资,这速度之快金额之高令人乍舌。

  同样的还有ofo,从2016年8到10月,ofo进行了密集的四轮融资,每轮融资过千万美元,如8月进行A+轮1100万元;9月则是B轮1200万美元;9月B+轮数千万美元;10月,C轮1.3亿美元,合计下来,可能超过2亿美金。

  2017年还有一家也玩得动作不小,它就是1月5日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的骑呗单车,这是由丰瑞投资领投,浑元投资等上一轮投资方参与跟投。而骑呗背后的团队则曾主导全国近200个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互联网扫码租车项目,其采用“软件客户端+锁桩硬件+线下服务”的模式,拥有丰富的自行车行业实际运作经验。

  但尽管看起来都是高手如云,却难掩现实的尴尬。

  首先,就是其市场量级不可与打车市场同日而语。根据统计,中国会选择“最后一公里”骑行人口大约0.85亿,但按照传统互联网平台的玩法,1亿用户量才刚刚起步,再加上整个行业还不清晰的盈利模式,共享单身并不见得是比好买卖。

  正如摩拜单车CEO王晓峰所说,融资是为了活下来,就连行业的老大哥都在被问到“摩拜现在最需要的资源是什么?”回答“特别缺人!每个方面都缺!”,看来整个行业都没有度过“危险期”。

  新品牌不断入局,行业越来越挤

  除了ofo、摩拜这些入局较早的选手,行业还不断涌现出新的面孔。据网络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30家共享单车品牌加入激战,如:小蓝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永安行、快兔出行、CCbike、Funbike、小鹿单车、奇奇出行等。这30多家累计城市单车投放量已超30万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其中仅广州就有10多万辆。

  另外,这些新选手们,已披露融资消息的创业公司共计11家,仅2016下半年融资额就超30亿元人民币且速度极快,比如小鸣单车在短短24天内完成3轮融资;优拜单车也在3个月内获得3轮融资。

  与此同时,在强大资本的催促下,2016年下半年,大伙儿开始出海进入国际市场。比如摩拜宣布进军新加坡,ofo随后也宣布在伦敦、新加坡和硅谷提供共享单车服务。

  只是,无论是高吹行业进入“一超多强”局面,还是资本强打兴奋剂,共享单车这事仍然悬在冰中,还没看到上岸的可能。

  疯狂烧钱扩张,又一场“烧钱”游戏

  但显然创业者们仍停留在美好的憧憬中,并继续不断投入。

  这首先是, 摩拜、ofo和骑呗等在线下砸入大量单车。

  比如1月16日,ofo对外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智能锁,并首批投放在北京部分地区。同时披露一组数据:ofo连接单车近100万辆,覆盖全国33座城市,拥有用户超1000万,提供出行服务1亿次。还有消息称,个人闲置车辆也可纳入小黄车的体系中。尽管摩拜方还未公布其具体单车数量,但却表示公司目标是每个城市投放10万辆,按照粗略估算,马上将进入第12个城市的摩拜需要上百万辆车。在攻城略地的档口,他们似乎极其默契的选择依靠单车数量来形成竞争壁垒。

  其次,他们还在各大城市迅速铺开,除了上面的数据,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坦言,对于摩拜的扩张速度,他还“不满意,还可以更快”。

  另外,行业里还浮现出各式补贴。在ofo和摩拜单车均宣传“一元骑车”时,已有共享单车平台采取了“0.1元骑车”,ofo也在12月开展了每周一“免费骑车”的活动,摩拜则推出分享朋友圈得优惠券的活动,此外,此前ofo还有充值奖励。这又是一场新的“烧钱”大战。

  只是补贴过去,共享单车还是得回到比拼选择车辆的便利性、车辆易用性(解锁、骑行)以及平台化能力。

  巨头魅影再次出现,共享单车要骑去哪?

  不久前,由小米和小米生态链公司骑记投资的小白单车高调宣布进军“共享单车”市场。首批10万辆单车也于今年1月1日开始陆续投放到厦门、广州、深圳等城市。

  “小白单车”背后的天使投资机构是骑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骑记”推出了一款骑行APP:骑记。如今据说用户数累积了小一百万。此外,这家公司还从事自行车整车生产。2016年3月,“骑记”主导研发设计的QiCYCLE R1公路自行车在小米众筹平台上线,3个月后,小米正式发布了其米家品牌下的电动助力车,这款电动助力车同样由“骑记”主导设计,设计师何响明,是前美国大行自行车技术总监,拥有50多项专利发明,是自行车行业的资深匠人。不知道这样漂亮的履历能否让小白单身赢回一些胜算。

  除了小米还有惯用投资布局伎俩的阿里腾讯,作为滴滴的重要战略投资人,腾讯在这次“单车大战”中,并没有与滴滴站在同一阵线,而是选择了ofo的竞争对手摩拜,背后颇耐人寻味。

  而阿里系的芝麻信用与骑呗你侬我侬,骑呗单车从杭州这座二线城市入手,一方面与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将征信体系引入到共享经济,信用分超过750分可以免押金租车,而用户的失信行为也将记入芝麻信用,与摩拜的单向征信形成了差异;另一方面与运营多个城市公共自行车的金通科技合作。

  只是有人会好奇,骑呗一开始就能与芝麻信用战略合作,莫非背后是阿里系借道进入共享单车?再联想阿里的“花呗”“借呗”,这“骑呗”的取名就足够凑巧,看来,“骑呗”与阿里系关系非同寻常。

  总之,一场共享单身大战在即,喧嚣过后,慢慢进入洗牌期,当然,规模、资金、运营仍然是大战胜出的关键,只是看谁能先练好这些肌肉。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