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投1200万刀 他的通讯应用打入中东北非和印度 2千万用户日停留超25分钟
2017-05-02 编辑:
◆ YeeCall创始人张磊
文| 铅笔道 记者 邱晓雅
?导语
不同的三次创业,张磊的心情也截然不一。
第一次是恐惧。这种恐惧感来源于钱和未知。用他的话说,初次创业纯粹是为了赚大钱发大财。但没赚钱时,他担心赚不到钱;赚到了钱,他反而不知道该不该拿、该怎么分。
第二次是焦虑。在张磊看来,二次创业的开局并不像外界传言般兵强马壮,团队能力其实很弱。局也开得太大,一出世便要打造一个生态。
第三次是平静。而目前的创业项目YeeCall,作为一款出海通讯社交软件,或将从通讯、社交、内容,过渡到开放平台。
如今,YeeCall能实现音视频通话、文字通讯、Giphy动图库等功能,并能实时美颜、共享位置、同步照片等。它还正尝试社交,如一对一匹配半熟人、陌生人关系链等。
截至目前,YeeCall已有2000万左右用户,覆盖印度、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地区。其日停留时长为25~30分钟。
注: 张磊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从网络电话切入
“抽抽烟、扯扯淡”,2009年,张磊和徐家骏经常一起聊一些不着边际的事儿。两人出身华为,同在百度,且长期做通讯,所以有时话题也不可避免地触及“通讯”二字。
他们甚至聊及只有科幻故事里出现过的终极通讯场景,“只需一束光就可以显示人像直接通话了”。但由于一些未突破的基础科学及工程问题,当时的他们只认为该想法存在于科幻故事里。
2011年年底,徐从百度辞了职,一边在家带孩子,一边研究数学,“通讯技术需要强大的数据根基嘛”。“当时就是完全陷入到技术爱好的圈子里,天天研究、讨论,觉得挺开心的。”
而事实上,一年前的2010年,张磊已从百度抽身而出,成为创新工场孵化的首个明星项目点心移动CEO。
到了2012、2013年,工程上有了一定突破。两人再次聊起时,发现也许这是一件能实现的事儿,于是便尝试着做一些小场景。
◆ YeeCall团队照
第一个场景是实时同步打游戏。通过原型,两人可以各自在家,一边聊着天,一边打台球、下军棋、下象棋。
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两家人一起出来吃饭。张磊的老婆由于不认识路,总是打电话问。他突发奇想,就把地图功能叠加了上去。
如此,张磊就可以一边看着地图知道老婆在哪儿,一边通过语音指路。“老婆觉得挺有意思的,以后就不会迷路了,因为她不知道东西南北,只知道前后左右。”
顺此思路,张磊与徐家骏共做了七八个小场景,比如通过手机看球,点评某个球员踢得好坏与否。
其中一个场景被两人认为是终极场景。“我们用它打电话,我说:‘明天中午吃个饭。’家骏说:‘好吧。’人工智能小助手就跳出来说:‘附近有一个川菜馆子挺好吃的,你们愿不愿意去?’我说:’好,那尝尝吧。’通过实时通讯环境下的复杂运算,它会自动调出地图。”
2014年,点心移动被纳入百度麾下。张磊也开始思考下一阶段的创业,他花了一年时间研究,才找到一个小的缝隙——从出海网络电话开始。“当年全球市场很广阔,适合打缝隙的战争。如果你一上来就是国内的小池塘,那可能会遇到红海竞争。”
此时,WhatsApp还未上线点对点音频,“在国内,我们跟微信比肯定没戏,海外还有一到两年的时间窗口”。
2015年1月,一款名为YeeCall的出海通讯应用立项。
打开中东北非及印度市场
2015年9月,YeeCall开发完成,可以实现音视频通话功能。之后,产品进入盲测期,在全球60多个国家的各大应用平台上线。“扔在那儿不动,看谁去下载,谁的留存高,谁的活跃度高。”
结果显示,用户集中在中东、北非。“那儿大概有2000万的移民,有从A国到B国通讯的刚需,而传统的国际线路很贵,其它的通讯产品做的不怎么样。”
张磊称,“团队在技术上有非常强的竞争力”。“2012、2013、2014,我们做了3年的基础研究;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2015年全年,一直到2016年都在做工程和产品,部署服务器、带宽,支持大规模的并发处理,保证通话的稳定性、清晰度。”
“Yeecall早期只做成了两件事,一是撞上了有跨国通话需求这批用户,二是做到别人打不通时我能打通,别人能通时我更流畅。”
随后,团队实行重点突破。“比如针对中东北非,YeeCall不仅提供英文版本App,还上线了阿拉伯版本。”
从零到一,张磊坦言很难。“我们都不懂阿拉伯文,英文也是三脚猫,只能向别人虚心学习,请教已经进入该地区的公司,筛选出真正的用户。”
慢慢地,初始用户群逐渐向外扩散,除音视频通话之外的需求也随之而来,比如文字通讯、蓝牙等。“我们的功能都是用户逼出来的,比如通话过程中的美颜。我们之前做的是高清晰,后来女生觉得太恐怖了,脸上的坑都能看到了。”
同时,用户也顺着关系链从中东北非扩散到了印度、东南亚,甚至美国、欧洲。“在移民的圈子里积累了初始口碑和用户群,去年拓展到印度时,我们还挺诧异的。”
团队还多次跑到印度实地与用户聊应用。“挺奇特的,印度的增速很快,需求膨胀又很高,只要隔3个月过去又是大变样。”
随着YeeCall在印度的爆发,出现大量印度境内跨省通话后,公司决定将重心放在印度市场。“现在印度是我们单一最大国家,已经超过了中东北非的总量用户的活跃度。”
从工具到社交
去年国庆后的某日,一个运营人员在会上说了一件特别奇怪的事儿:一个非洲小伙在Facebook上录了一段YeeCall的视频。在视频里,他拿了一块布画了两只小鸟,说:“YeeCall is good。”
双方取得联系后,张磊才知道了前因后果。原来,非洲的网络不是很好,但该小伙通过YeeCall联系上他失联多年的朋友,“他觉得很开心”。
在Facebook上一查,他发现了很多妈妈跟女儿、情侣晒出通话场景,祝福对方。“那时就觉得内心特别柔软,产品特别有价值。以前的价值是什么呢?数据,用户量、使用时长,机械式的数字增长。而这才是真的用户回馈。”
此外,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再止于工具,YeeCall也在尝试社交功能,聊天室(如在迪拜、班加罗尔的千人群聊)、多人实时视频/语音聊天、一对一匹配半熟人/陌生人关系链等。
如今,YeeCall正在不同地区进行社交实验。“我们已经有做了两三次实验了,抽不同地区的人群,不同的年龄段测试。”
比如,在印度尝试的6人群组通话,按照地区、城市开聊天室,用户进去后就可以匹配几个人一起聊天。“按照关系链的属性自动匹配,比如我们都在迪拜打工,都来自于印度,就可以匹配在一起了。”
试验结果让张磊越来越确信一件事:社交对用户增长及粘性的帮助。使用时长便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刚开始做通讯时,平均使用时长为10~15分钟,现在已经涨到了25~30分钟”。
截至目前,YeeCall已有2000万左右用户。而去年第四季度,张磊便尝试通过广告变现,预计今年年底实现盈亏平衡。此外,YeeCall将要探索更多盈利模式,比如道具、表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