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媒体:直播时代 传统武术的神话真要完了

2017-05-02 编辑:

  武术的魅力,一半是基于事实,一般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某种程度上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侠题材影视作品的流行,重塑了武术的生态。

文/张丰

文/张丰

  这个假期的成都,阳光明媚。那场在网上掀起巨大波澜的格斗高手与太极拳师的对战,并未改变什么,公园里练太极的老人和往常一样多。但是,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我的景仰少了一些,而怀疑则多了几分。

  昨天,在“新京报评论”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太极拳的这次失败并不代表中国传统武术不行。读完之后,我有点自己不同的想法。窃以为,在直播时代,传统武术打造的神话恐怕真的要完了。

  内功真的存在?

  大多数人都是从视频中观摩这一战的,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太极高手雷雷的失败,显得有些滑稽、可笑。这不是同等层面的对决,更重要的是,与人们以往习惯的荧屏上的武术有很大的差异。人们不禁感叹——太极高手的跌倒也太日常了吧,怎么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4月30日,就在国人讨论武术到底还行不行的时候,英国新崛起的重量级拳王约书亚击败了乌克兰的小克里琴科。这是一场相当精彩的较量,小克里琴科经验丰富,但是最终输在了体力上。获胜者和失败者都出言谨慎,因为根据合同,他们还将进行一场比赛。这场比赛可以说非常惨烈,两人都被击倒过,但是在赛后的记者会上,两人却一致认为这是“绅士的比赛”。

  这是真正“现代”的比赛。在科技的帮助下,电视评论员已经可以分析两人的肌肉含量,出拳速度,每一拳的力量。体育的现代化也已经到了非常精细的水平,这让训练更有针对性。一个拳手的出拳习惯,对手往往了如指掌,并有一整套人马参与讨论、决策和改进。因此,拳击比赛,并不仅仅是两个拳手的比拼,而是整个团队科研水平的对决。

相比之下,中国的武术,却仍然有一些太过玄妙的东西。比如,所谓“功夫”,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发挥作用?传说中的内功真的存在吗?除了骨骼、肌肉这些生理要素,你打出去的拳,还有别的神秘力量吗?中国武术的传承,仍然是那种师徒私授的模式,缺少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还在坚持秘传和门派至上,“某某拳多少代传人”,这种称呼似乎就暗含着权威。

  相比之下,中国的武术,却仍然有一些太过玄妙的东西。比如,所谓“功夫”,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发挥作用?传说中的内功真的存在吗?除了骨骼、肌肉这些生理要素,你打出去的拳,还有别的神秘力量吗?中国武术的传承,仍然是那种师徒私授的模式,缺少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还在坚持秘传和门派至上,“某某拳多少代传人”,这种称呼似乎就暗含着权威。

  影视剧重塑武术生态

  在中国,武术是一种文化。这样的表述其实已经足够说明,武术除了是强身健体的锻炼之外,还有一些“想象”性的东西。远古的高手很难追寻,即使是现代历史上有名的拳师,大刀王五或霍元甲,“人们熟悉的”与“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仍有很大差距。以少林寺为例,尽管有史料证明在历史上确实有习武传统,但是即便是典籍意义上的武术,中间也几乎中断。目前流行的少林拳,其实是上世纪80年代后的“新开发”。

因此,武术的魅力,一半是基于事实,一般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甚至“想象”也会反过来影响现实,前两年一些所谓武林门派聚会,大师们的穿着和道具,都像是从影视剧中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说,80年代以来武侠题材影视作品的流行,重塑了武术的生态。一些原来根本就是虚构的门派诞生了,而且还重新虚构、解释了自己的历史,因为这时候的武术,本身也是旅游产品,甚至是一门生意了。

  因此,武术的魅力,一半是基于事实,一般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甚至“想象”也会反过来影响现实,前两年一些所谓武林门派聚会,大师们的穿着和道具,都像是从影视剧中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说,80年代以来武侠题材影视作品的流行,重塑了武术的生态。一些原来根本就是虚构的门派诞生了,而且还重新虚构、解释了自己的历史,因为这时候的武术,本身也是旅游产品,甚至是一门生意了。

  武术未完成现代转身

  武术被视为一种“国粹”,某种程度上耽误了武术的现代化。这么多年,中国武术都没有能够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本质原因就是难于进行量化分析,也就很难确立一套比赛用的规则。太极拳和少林拳的区别,可能只是动作不同而已,最终只有打倒对手,才算比赛结束,但是如果这样理解,似乎就没法体会出武术的“奥秘”了。相比之下,日本的柔道与韩国的跆拳道,则完成了现代转身。

  徐晓冬对武术圈的挑战,是中国武术面临的大危机。在直播时代,武术“想象”的一半消失了,它必须以真面目示人。现代科学已经把人体的秘密解释得差不多了,身高、臂展、体重、力量、速度、爆发力……这一套体育术语,武术界很多人似乎还没接受,他们还躲在自己神秘的世界里,但是在镜头前,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张丰(媒体人)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