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106周年校庆别样献礼:x
2017-05-01 编辑:
本文转自:清华x-lab
4月28日,在清华大学106年校庆之际,清华x-lab在清华大学伟伦楼举办了自己的四周岁生日派对,协手将门创投、DeepTech深科技、峰瑞资本在清华大学伟伦楼报告厅举行了“清华x-lab四周年 ? 科技创新论坛”。本次论坛围绕了人工智能的前沿趋势与新技术商业化的结合、生物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及商业化应用及新一代制造升级与产学研的结合发展三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讨论。
清华x-lab执行主任、论坛主持人毛东辉老师介绍到:从创办至今四年来,清华x-lab从白手起家,到现在搭建成了教育、团队培育、资源聚集三位一体的生态平台,依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校内14个共建院系和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帮助对创意、创新和创业感兴趣的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学习、锻炼和成长,已经有上千个具有清华特色的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团队加入了清华x-lab。毛东辉老师认为,我们今天就处在一个创新创业和整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时代,国家要建设成为世界的强国,也必须要经由科技创新,因此,未来清华x-lab也将会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动态,持续支持清华的科技创新团队,为他们提供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遇。
1
人工智能的前沿趋势与新技术商业化的结合
人工智能在过去的一年里可以说是“红得发紫,紫得发黑”,创业者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如何从“天上”到“脚下”的呢?将门创投CTO与创始合伙人沈强先生、悦享趋势科技创始人兼CEO朱宇东先生、布本智能CEO卢学裕先生和Momenta联合创始人、研发总监孙刚先生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身处热潮中的真实感受和他们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判断。
悦享趋势科技创始人兼CEO朱宇东认为,未来五到十年里,机器会参与得越来越深入,不光只是信息的传递,机器还能够帮助医生、护士从信息里面去进行分析,辅助进行一些医疗决策。创业公司应该找到其中一个很擅长的点,找到自己独特的进入的商业路线,随着这个趋势快速成长。
布本智能CEO卢学裕认为,目前旅游、健康、金融、电商,都是在大量做内容,内容的提供制造者需要获得商业价值,才能够更好地生存、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未来提供内容的厂商绝对不只是做内容的这些,而是所有的商业都要提供内容给用户,推荐系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现在我们在手机上的每一次点击都是机器学习大脑里的决策模型,通过你的决策模型得到更多的你的决策图谱之后产生的。未来电脑也将创造你所点击的内容,甚至比你的朋友更了解你,这就是机器未来发展的方向。先找到可以落地的点,然后再不断往前迭代,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路子。
Momenta联合创始人、研发总监孙刚认为,人工智能最擅长的事就是做那些定制化的、不知疲倦的一些事情,比如自动驾驶。技术和行业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比如说前几年,大家可能都没有看到自动驾驶这个东西,因为技术没有达到自动驾驶的要求。最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大家已经能够看到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产品,各个车厂也都加入到自动驾驶的热潮当中来,一起做算法的演进。算法的研发,会使整个自动驾驶的路线图会走得更快。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和产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将门创投CTO与创始合伙人沈强最后总结,今天创业者们在做创业的时候,必须看准行业发展大趋势,我们才有可能在这里获得成功。但是另一方面,这些趋势处于演进的过程中,我们要看到远方,但是路在脚下。做人工智能创业,既要看得远,也要落地下来,去创造出今天就能够实现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让我们把这技术创造的价值不断的放大。
2
生物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以及商业化的应用
生物医疗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文明的发展,以及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这领域里长期以来也都有很多的新产品、新技术在源源不断的涌现,这一轮创新大潮中,生物医疗同样是最热,最尖端和最具话题的领域。华大基因首席商务官、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CEO王洪琦先生、铠耀基因联合合伙人CEO王冰先生、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遗传检测事业部副总经理林志伟先生、赛福基因联合创始人&COO 梁萌萌女士、Bluepha蓝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李腾先生、WeGene创始人兼CEO郑强等参与了关于“生物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以及商业化的应用”这个话题的讨论。
华大基因首席商务官、北京六合华大基因CEO王洪琦博士说,华大基因是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而成立,从那以后,从跟随到引领,到现在已经做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公司和大数据的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测序仪和相关试剂的公司。目前,华大基因已基本完成基因测序上下游的布局, 正在加强基因编辑及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最近,华大基因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SCIENCE》封面的文章也证明华大基因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个能够体外合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公司。华大基因想打造一个基因行业的生态链,在这个生态链上大家是共赢的关系,并不是竞争的关系。具体到某一个项目会有一些竞争,但是竞争并没有什么不好。
Bluepha蓝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李腾关注的方向是合成生物学。我们做的事就是给微生物做这种合成生物学的优化,你可以理解成我们是微生物的“程序员”,给它做编程,让它做各种各样的事。“从2015年开始,硅谷就有很多人突然关注合成生物学这个领域。原因一是DNA的合成成本在指数级的下降,二是工具的进展。把合成生物学放到一个产业的环境之下,就可以做新的商业的事情,这也是蓝晶生物科技找到的创业方向。”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遗传检测事业部副总经理林志伟谈到基因检测:“大家都觉得高大上,但实际上很难用一句话去概括基因检测到底在做什么,这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痛点。基因检测这个方向的商业化,需要大量、不停地接触用户,让用户给我们反馈,根据反馈不断地完善产品。不管是基因检测还是别的技术的商业化,内容最终决定公司能走多远,产品的好坏最终是制胜的王道。”
赛福基因联合创始人&COO梁萌萌谈到了赛福基因在回国成立一年半的心路历程:我们赛福基因这个团队在方法论方面会一些先发优势,刚一回国的时候,我们跟很多的医院做了一些数据不同层面的分析和解读。之后我们其实意识到,一个创业团队一定懂得自己团队中的优势在哪,切中一个点,用很大的执行力做出来。所以在摸索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利用我们最成熟的一个算法分析和解读的流程,选取癫痫成为我们第一个聚焦的领域。我们希望基因检测报告能够精确地诊断这个疾病,进而给临床患者一个比较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WeGene创始人兼CEO郑强做的方向是消费级基因检测:我们是一家做生物大数据的公司。微基因过去两年内更多做让大众的市场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用户,对这些事情感兴趣,愿意花一定的钱去了解这个事情。比如说我们做一些基因组数据,可以帮你算出来身高,这个事情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来帮你算出来,现在的误差控制在3厘米左右。我们今年还会发布类似于基因组数据,把你的脸给算出来,也是深度学习的应用场景。而且这样的场景在美国、英国已经变成了类似于司法系统发布通缉令的一个标准。
铠耀基因联合合伙人CEO王冰谈到,我们整个在生物医疗的领域,基因检测应该是作为非常活跃的技术因素,其实在基因检测这个领域,也涉及到很多很多的结合点,比如说提到了所谓医疗领域数字化的一种趋势,基因检测显然是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