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编剧:原本想让李达康腐败掉
2017-04-29 编辑:
备受关注的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28日晚迎来大结局。编剧周梅森几乎每晚都守在电视机前一集不落地追剧,还会每天监控后台的收视率。该剧从刚开播的收视率1.5%,攀升到大结局破8%收官,创下了近年国产电视剧收视之最,让他始料未及,而最让他欣慰的是,收看人群中超过六成是“80后”“90后”。
身兼同名小说作者和编剧的周梅森,对这部反腐剧的整体呈现满意吗?在他的构思中,剧中那些走红的人物角色是否还有另一个结局?《人民的名义》是否还会有续集?该剧播完之际,南方日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周梅森。
谈创作 遗憾最少的一部剧作
南方日报:这段时间,《人民的名义》成了街谈巷议的“爆款”,更创下国产电视剧收视纪录。在您看来,这部剧迅速走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全剧的呈现效果符合您的期待吗?
周梅森:整部剧的呈现效果我非常满意,这部剧在我的剧作中是遗憾最少的。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喜欢看,特别是有那么多年轻人爱看。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大概有3个:第一是反腐剧不多,所以大家觉得非常新奇,表现出了一种题材饥渴症;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反腐深得民意民心,老百姓对反腐工作非常关注;第三个原因是这部剧品质很高,从编、导、演,每一块都下足功夫。
我也是这部剧的艺术总监,创作之初我就要求这部剧必须原创,既不能模仿或者抄袭我自己,更不能模仿别人,不要去搞那些桥段。无论是导演、演员、服装、化妆、摄影、美术等各方面,我都要求二度创作。例如演员,不是说我教你怎么演,而是要创造性地演,所以演员们都很入戏。例如吴刚演的达康书记,侯勇演的小官巨贪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演得都特别出彩,就连魏彩霞、孙连成这些小角色都被演活了。
南方日报:您也提到,剧中很多角色都火了,例如达康书记、育良书记等。从编剧的角度来看,您自认为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是哪个?
周梅森:从剧本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有三个人物以后将来会留在影视画廊里。第一个人物是李达康,他是这个时代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创造辉煌成就,书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党员干部形象;第二个人物是高育良,这个人物代表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一部分干部的形象,是非常典型的双面人;第三个就是祁同伟,这个人物身上有当年路遥的《人生》中高加林的影子,也有《红与黑》里于连的影子,但他既不是高加林也不是于连。
南方日报:现在全剧播完了,有很多剧迷还打算“二刷”“三刷”。您作为编剧,有没有在剧中埋一些精心布置的细节而大家没有留意到的?引导一下大家回看的时候仔细琢磨。
周梅森:有一处是大家不知道的,比如我起初的构想,李达康本来是要腐败掉的。后来写到一半的时候开了一个讨论会,会上被一位评论家很不客气地提意见说,像这种能干的干部让他腐败掉太可惜了,建议这个人物不要编成腐败。后来我接受了这个建议,所以前20集感觉达康书记像坏人。
而高育良,本来我是不想让他变坏的,后来想到了师生斗,也是写到中段才开始让这个人物变坏的。这部戏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后半部是人物活起来以后人物自身演出了自己的命运,最终的结局也是目前我觉得最合理的走向。人物活了以后,自身性格逻辑选择的结果,我想这也是好作品的一个标志。
谈尺度 一直在找“最大公约数”
南方日报:有人说,这是“史上尺度最大”的国产电视剧。剧中的腐败官员不仅牵涉到副国级,甚至还呈现了信访、强拆群体事件这些“敏感地带”,您怎么看?
周梅森:从创作到播出,我们创作团队,最高检、广电局还有湖南卫视等部门、机构确实倾注了很多的心血。这部剧能播出来,说明党和国家很自信。我是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的:第一,剧中展现的这些问题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一部表现当代中国生活的电视剧,能回避这种尖锐的问题吗?没有勇气就不要写不要拍。作为现实题材的作品必须把人民看到的感受到的,给一个解释、一个交代,所以片名叫人民的名义。第二,我写这些东西绝不是为了挑拨官民矛盾,我经常想“最大公约数”这个概念,这部作品能够出来就是观众期待、创作空间和创作尺度之间找到了一个最大公约数。
南方日报:在《人民的名义》之前,您创作的《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等政治题材作品也引起过很大的轰动。对于现实主义作品尤其是反腐题材您有什么样的创作心得?
周梅森:首先,创作要真诚。老百姓都看到的东西,都知道的东西,你一定要面对。我觉得这部戏最大的成功就是面对了真相。此外,还要考虑反腐剧可能引发的副作用,所以我们拍的时候就很注意,没有把一些场面搞大,例如剧中大风厂的冲突,没有拍双方恶劣的举动,大火的呈现也有所控制。我也跟团队强调,这部戏涉及很多矛盾,镜头千万要谨慎注意,让观众感受到的不是黑暗,而是中央反腐的决心。
南方日报:有人认为,《人民的名义》走红以后,会迎来反腐剧繁荣的“春天”,您认为呢?
周梅森:反腐剧不好写,也不好拍。如果说仅仅是拍一个案件故事,我觉得没什么大意义。我反复强调,《人民的名义》既不是反腐剧,也不是检察剧,我们要做的就是一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全息图。要讲好一个大中国的故事,能把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准确地精彩地反映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谈行业 广东“剧本超市”来得及时
南方日报:现在总说缺少好编剧,您认为是因为人才太少,还是编剧话语权太小?
周梅森:这个要看什么人,优秀的编剧永远都有话语权。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原创性又不具备商业价值的编剧,没有市场收视率和品牌效应,肯定会弱势,这很正常。我从做编剧以来从来没感觉自己是弱势的一方,从来没感觉编剧被欺负。现在编剧业内有一种不好的风气,抄袭我们先不说,所谓的桥段现在变成了很多编剧挂在嘴边的常用名词,这非常让人讨厌。现在总说好的编剧奇缺,我觉得加强剧本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南方日报:广东“剧本超市”近日成立,您认为此举会如何推动影视行业的发展?对广东剧本超市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周梅森: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着内容产业的水平。剧本创作是当今文艺现状下亟待加强的一块短板。剧本的创作组织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题材的选择、编剧人才的培养、同一题材开发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不同品种。所以我认为,广东“剧本超市”的构建是非常及时的。
南方日报:《人民的名义》会有续篇么?据说您正在写一部小说叫《天凉好个秋》,这部小说似乎跟《人民的名义》也有关联?
周梅森:肯定会有。但是什么时间出来还不确定。我会用丰厚的积累去创作,觉得它能够经得起读者和观众检验的时候我才拿出来。我不会去欺骗读者和观众。
《人民的名义》剧终时,大风厂和山水集团的官司都没有了结。《天凉好个秋》已经完成了十几万字,会依然以大风厂的故事为线索,但内容的重点会放在现在民众关注的金融领域腐败和国企腐败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