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手机行业主旋律,未来是体验至上时代?
2017-04-29 编辑:
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从最早期的人与人之间单纯的通信和沟通工具,到现在成为人们的私人助理,甚至成为人们身体器官的一部分。越来越全能的手机,在颠覆人们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朝着高度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迈进。而人工智能技术就为未来手机智能化体验的发展起到了强力的助推作用。
人工智能近几年在手机行业的频频触电近几年,手机行业不少产品都或多或少带有人工智能的影子。例如较早涉及智能语音助手的苹果Siri和微软Cortana,融合了语音识别、语义识别等技术。2016年推出的谷歌Pixel系列内置的谷歌助理、今年的三星S8的Bixby等新型智能助理又体现了情景感知、深度学习等技术,让语音助手不再只是机械式地与用户互动,而是能够智能化的分析和感知用户思想。另外,近期发布的乐视乐Pro 3双摄AI版也引入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助手“小乐”。
此外,也有一些厂商尝试在系统交互上引入人工智能的元素,这里面最具代表性就是荣耀Magic所运行的Magic Live系统。相比只是单纯在系统中植入一个语音助手,Magic Live更像是让手机构成一个赋予智慧的生态整体,用户的每一步操作都能够被机器所感知。
人工智能对手机行业配置至上的论调造成强烈冲击人工智能之所以如此被手机厂商们所青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厂商们的产品策略的着眼点从以往的疯狂堆料、配置至上转向实际体验,更加关注用户对产品的真实体验感受。
1、为什么手机性价比、配置至上等论调越来越站不住脚?
根据极光大数据所公布的2017年Q1手机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3月份,在国内销量位于前三名的手机厂商分别是华为、oppo和vivo,其中华为手机销量1492万台,较2016年Q4上升4.0%,oppo销量1449万台,较上季度上升10.6%,vivo销量1388万台,上升9.8%。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占据前三甲席位的都是长期深耕于线下的厂商。相对于互联网崇尚所谓高性价比的舆论风气,线下的消费者反而并不是特别在意手机配置的高低,更愿意为实际体验买单。相对的,一些互联网厂商却一味地强调硬件参数,罔顾用户实际体验,从而产生参数表和实际体验不对等的窘境。与其冒着高风险去网上购买一款自己无法实际体验的产品,为什么消费者不自己去实体店实际操作一下机器呢?
另外,手机行业之所以长期坚持“配置至上”的风气,除了有厂商自己宣传噱头上的需要外,很大一部分是由早期智能手机系统体验不佳,必须要靠较高的硬件配置才能够支撑起用户体验的刻板印象所沿袭而来。但在硬件性能差距逐渐缩小、产品设计和功能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这条法则早已不再适用。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让用户越来越弱化硬件的概念
人工智能技术是产品体验的一部分,而在手机性能到达天花板的行业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积极打造差异化体验,硬件配置反而不再那么重要。在同等或相接近的硬件配置下,谁的体验更好、更独特、更有新意,谁就获得了市场的主动权,就能够抓住用户的实际核心需求和诉求点。
真正的人工智能手机,将会弱化用户对于硬件的概念,这是因为它在真实体验上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人工智能的世界,硬件几乎都是相对统一的,用户只需要利用手机去感知自己想法,提升操作的便捷性,融合现实场景的各种需求,甚至让手机和现实生活交互等。等到人工智能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用户就不会产生“这台手机有什么(处理器、摄像头)”的疑问,取而代之的则是“这台手机能帮我干什么(功能)”的想法。
为什么未来手机行业将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体验至上时代?1、 人工智能赋予手机行业怎样的产品体验上的创新形式?
尽管现在人工智能在手机上的体验相对零碎化,并不是很完善和很高级的形式,但是也有不少产品功能给予行业一些关于未来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