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接入滴滴之后,ofo离生态化和智能化只有一步之遥

2017-04-28 编辑:

接入滴滴之后,ofo离生态化和智能化只有一步之遥

  4月27日,ofo正式接入滴滴出行平台,滴滴用户可以在其app上在全国直接使用ofo小黄车。尽管ofo接入滴滴此前被很多人看作是“板上钉钉”,但ofo与滴滴的此次合作显然不仅仅是在入口层面的合作,在数据层面两者也实现了产品的深度融合。

  找流量的摩拜与智能化的ofo

  随着ofo先后完成4.5亿美元D轮融资,以及蚂蚁金服的战略投资之后,ofo和摩拜单车的共享单车市场领头羊之争似乎也再一次升级。 但如果排除两者在单车本身上的趋同,我们却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正在拉大。

  在目前已经拥有400万辆单车,累计出行服务8.3亿次的大背景下,如今对ofo来说,接下来更重要的可能在于尝试数据化、智能化层面的突破, 而相比之下,在市场份额仍然处于落后阶段的摩拜单车,则先后推出了“红包单车”红包、以及入驻“微信九宫格”,其实目的简单清晰,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流量。

  摩拜的选择其实不难理解,根据Trustdata 2017年第一季度的共享单车行业用户监测,仅在2017年3月,共享单车月新增用户就突破了1000万,其中ofo的3月新增用户数量超过了第二三名之和,达到451.1万,占整个行业月新增用户的41%。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受制于投放和扩张速度的摩拜不得不寄希望用更多的运营活动,来刺激已有用户的使用频次,引入更多的新用户。

  但不同于滴滴、快的当初的打车软件之战,共享单车本身0.5-1元的价格使得其几乎不可能在价格上进行补贴,价格战这个在市场扩张竞争中最重要的杠杆并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即便是摩拜在运营上使劲浑身解数,但在用户增速上与ofo的差距却似乎也越来越大。

  在共享单车大热的这一年时间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单车本身正在走向趋同,非智能锁的转向智能锁,车辆重的变轻便,容易损坏的则变结实。毕竟单车制造业在中国是一个成熟的产业,而经过了一年的打磨,各家也都逐渐摸索出了便利性、耐用性等几个关键问题的平衡点。

  这也使得,谁能够先获取更多的用户,拥有更高密度的覆盖率,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谁就有机会建立规模壁垒。毕竟,没有用户愿意在手机上装满一屏幕的共享单车App,而从这一点看,速度更快的ofo显然已经占得先机。

接入滴滴之后,ofo离生态化和智能化只有一步之遥

  有趣的是,在摩拜的官网上,蚂蚁金服芝麻信用分的标志赫然在列,这应该原本是摩拜希望借助芝麻信用分这一手段降低押金门槛,毕竟在竞争对手纷纷推出免押金之后,299元押金成为了阻碍摩拜快速扩张的重要因素。但芝麻信用的标志没挂多久,蚂蚁金服就宣告战略投资了ofo。

  这无疑也彻底断送了摩拜和蚂蚁金服合作的可能性,毕竟在接受腾讯入股之后,摩拜和蚂蚁金服合作的空间其实已无限缩小,而市场却没有一个足以匹敌芝麻信用的第三方信用评估体系。

  基于数据的智能化与生态理想

  相比于在市场规模上挣扎的摩拜,作为市场领先者的的ofo已走得更超前。根据ofo与滴滴披露的合作内容,ofo接入滴滴后,会与滴滴公交进行深度融合,滴滴公交实时查询产品将在算法模型中加入ofo的形式路线,从而通过人工智能为用户规划骑行和公交最佳的接驳方案,这一方案为动态的实时规划,会随着路线、ofo的分布、拥堵情况等实时更新。

接入滴滴之后,ofo离生态化和智能化只有一步之遥

  这样数据和智能驱动的产品仅仅是ofo在这个方向的一个小尝试,在已经拥有巨大的用户和车辆基础的情况下,随着ofo逐步加装智能锁,ofo在数据层面的运作空间无疑是更大的。

  ofo与华为、中国电信合作推出基于物联网NB-loT技术的智能锁之后,又将大数据模式识别算法应用到了定位功能中。与摩拜在单车上加装智能锁、发电机、GPS方案不同的是,ofo对单车的定位是基于用户ofo APP的LBS服务,用户骑行ofo的时候,系统会根据海拔、经纬度、速度等信息,计算出用户骑行轨迹,随后精准定位锁车地点。ofo在数据和骑行便利性方面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而在未来ofo还有计划引入谷歌的人工智能算法TensorFlow,进一步提升车辆定位的精准度。

  在足够多数据积累的前提下,生态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凸显了,随着正式接入滴滴,ofo能够为用户提供的也就并不再仅仅是一个单车共享服务,而是可以与滴滴的其他出行业务进行联动,并给予智能引擎给出动态的出行方案。

  对于滴滴而言,ofo则成为了其出行业务极佳的线下入口,以及在3-5公里内短程出行部分的补充。在如今线上流量价格高涨,但质量变差的情况下,各家都在争夺线下的流量入口,以至于充电宝成为投资风口。而拥有400万单车的ofo本身就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线下流量入口之一,而且在一二线城市具有极高的密度。其用户也天然就是具有出行需求的用户,因此也有着更大的业务延伸空间

  滴滴创始人程维与ofo的创始人戴威见面10天后,滴滴就做出了投资决定,而当时已经处于风口之上的戴威选择接受滴滴的投资,除了战略层面的考虑外,或许程维与他讲的关于滴滴创业的故事,以及他对于出行产业的理想也是打动戴威的重要因素。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