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与百度共同打造创新责任赛,对公益意义何在
2017-04-27 编辑:
4月25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百度共同举办了“极·致未来”的创新责任赛,评为包括百度的张亚勤、林元庆、谷歌的Yoav Shoham、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别主任文霭洁等知名人物。
该活动性质主要以公益为主,涉及环保、扶贫、救灾、农业、残疾人等诸多拥有人文关怀的主题,最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看见声音,听见手语》团队获得本次挑战赛的一等奖。
而此次创新责任赛,则是联合国第一次与中国科技公司一起联手打造,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当下,有着特殊的意义,而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科技力量正在反哺公益
科技对于公益的作用这几年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此前《最强大脑》节目中,百度的人工智能“小度”打败了人类,而随后百度又立即将技术运用到了“寻人”的公益事业中,其与公安部联手,通过对比被拐儿童小时候的照片,帮其回家,在百度人脸识别的帮助下,33岁的付贵在被拐27年后找回了自己的亲人,其姑姑边流泪边与付贵视频通话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
除了百度,其他各科技公司也在发挥自身的力量协助公益,腾讯微信与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帮助家长和公安对走失儿童进行搜索定位。而阿里巴巴也与公安部联手,推出了团圆计划,把钉钉、高德地图、新浪微博、支付宝产品进行整合,向附近用户发送儿童走失信息。
可以说,科技的力量对于公益来说价值越来越大,BAT目前仅仅只是做了一小部分,未来还会发挥更大的潜力。
此次联合国开发署会选择中国以及百度?
像科技创新,还有公益这样的话题,放到几年前怎么想都不会跟中国有关,科技创新属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特权,而公益话题同样更是发达国家才仿佛拥有资格关注的话题。
但是此次联合国开发署,却将此次活动选择放在了国内,并且与国内的科技公司举办,其实说明了一些事情。
首先是这两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确实让全球刮目相看,移动基础设施、电商、移动支付、O2O等各方面已经领先于欧美,此外在人工智能方面,国内也在逐渐赶上,《纽约时报》曾撰文《中国欲在人工智能“军备竞赛”中赶超美国》,其承认了中国的人工智能实力正出强大的追赶之势。
因此在科技实力日渐强大的当下,联合国选择中国也正是出于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可,而选择百度的原因也是由于百度也是国内在人工智能布局上最为全面,并且最受国际认可的公司。
此前百度的人工智能连续两次被《麻省理工评论》评选为十大突破性技术,而百度也是唯一一家国内公司,同时,百度也是唯一一家在获得加州政府许可上路无人车的公司。此外近期,百度还宣布了阿波罗计划,向全球开源无人车源码和能力,也让国际同行为之一振。
因此联合国选择中国以及百度来举办这次活动,则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肯定,认为其有能力承担起大国责任,通过科技力量来为公益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联合国开发署举办此次大赛的意义
1)吸引更多华人青年投入公益中,此次参赛团队基本都是由华人组成,而华人往往被欧美国家认为最不关注自身以外事情的群体,但此次活动联合国开发署却收到了超过两千多个项目请求,而绝大多数同样都是来自于全球的华人团队。而联合国也可以通过此次活动向欧美国家证明,现在新一代的华人群体也已经开始拥有了关注公益的意识,并愿意投身到公益当中。
此次联合国的活动也会让更多有志于投身公益事业的华人得到肯定,并且更加坚定自己的事业,同时也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2)吸引更多国内科技公司关注,此次联合国开发署与百度合作,即是给百度带来公益价值的曝光,同时也是给自身做曝光,为其日后与另外两巨头合作埋下伏笔。
张亚勤表示,百度非常愿意将自身的技术能力贡献给技术创新者,帮助他们实现价值,并帮助到更多的人。而作为联合国开发署,其实也同样需要百度以及阿里、腾讯以及国内其他科技公司的协助。
3)未来科技公司或将成为公益事业的主导力量,未来的公益事业,政策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小,而技术的力量则会越来越强大。
一方面,技术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例如滴滴、UBER、airbnb这样的共享经济逻辑,未来也可以用到公益上,让捐助物资可以得到有效透明的技术化监控。
另一方面,技术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比如开头说的百度图像识别寻人工作,帮助被拐27年的付贵找回家人,对于人类来说其实是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是人工智能却可以。因此如果能够好好利用技术的力量,四两拨千斤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将原本公益工作中所需要的人工成本降至最低。
结语:
联合国此次选择在中国,以及与百度合作,则是对中国科技力量崛起的认可,同时也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华人青年,科技公司投身到公益责任中。
因为科技将会是未来公益的最重要力量。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发言者”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