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2017-04-27 编辑: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在新加坡打败共享单车的不是竞争,也不是资本,很有可能是天气。

作者 | 宋长乐

前两天,有一个最新的消息显示,新加坡放弃推出国家共享自行车计划,主要原因是市场上共享单车已经让政府公共自行车“不再那么必要”。

2013年,新加坡推出了全国总体交通规划,其中有一项就是全民自行车计划( National Cycling Plan ),想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以及环境问题,为居民提供自行车友好的、畅通连接的行车环境。自行车道的建立以及政府其它相应配套措施将有利支持该共享单车行业在本土的发展。

但其实如果你来到新加坡,并且深入体验之后,基本可以断定,在新加坡这个东南亚发达国家共享单车不只没必要,它压根就是一个伪需求。

很多人可能对以上判断抱有疑问,毕竟之前摩拜、ofo都大张旗鼓的号称进入新加坡,仿佛出海大战开打了,并且与新加坡本土共享单车oBike上演“三国杀”,难道这一切都是吆喝吗?

事实证明,它还真就是吆喝,因为没有看到任何实际意义,而且这三家共享单车,不仅车辆少的可怜,也根本没人骑。

说好的出海呢?说好的进军东南亚呢?

在新加坡著名地标之一,当今世上最昂贵酒店滨海湾金沙酒店旁边的公交站,人来人往十分频繁,但是我们看到仅有两辆oBike被遗忘在旁边的人行道上。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两辆oBike零散的停留在人行道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不远处的一辆oBike~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oBike的使用价格为每30分钟1新加坡元

同样在这个公交站,两辆摩拜单车直接被推到了一个被遮挡到的草丛中,如果不刻意寻找,还真的发现不了。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两辆摩拜单车则直接被推到了草丛中

事实上,也正是无意中看到这两辆摩拜单车,才让我们产生一个想法:共享单车在新加坡的密度到底有多高?

于是,干脆拿出手机用摩拜App尝试了一下,在国外的网络环境下地图上竟然可以显示单车位置,而且还有最新的红包车,但是从图中也明显看到仅有稀疏的几辆单车闪烁着,见下图: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既然中国区下载的摩拜App可以显示,那么ofo呢?我们也试了一下,结果是完全无法识别,仅仅显示一个位置图标: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这样的情形让我们意识到:或许两家单车都有新加坡定制版App。于是,在把App Store的地区和国家切换到新加坡,搜索之后还真的有: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摩拜和ofo均有新加坡本土定制版App

与摩拜单车偶尔可以看到几辆,ofo几乎见不到。终于,傍晚沿着地铁沿线的街道遛弯时,碰到了一辆ofo小黄车,形单影只的依靠在栅栏边。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ofo啊,找你找的好辛苦~

通过以上有意识的找车经历,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有人骑自行车,也没有专属的自行车存放点,我们还得知,很多居住在新加坡的人是不会骑自行车的。

更关键的是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诸如地铁、公交)特别完善,乘坐十分方便,可谓四通八达,完全没有自行车的用武之地,在你附近500到1000米之间,一定有地铁或者公交。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很是发达,地铁站和公交站很多时候设置在一起,你可以随意的选择出行方式。

  不过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却发现,虽然新加坡自行车不多,但是摩托却特别的多,一位新加坡当地人告诉我们摩托不仅在当地很流行,而且根据排量分为好几个等级,十分的规范。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在专属的自行车道,看不到骑行的自行车,却看到有摩托停靠

  我们去了趟新加坡,发现共享单车不仅少,也压根没人骑

距离地铁站大约200m左右,有一排摩托车停靠,其中一辆摩拜乱入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摩托车并非是共享资源,而是来自于个人购买。这是否也意味着,摩托车的流行,也成为阻碍共享单车流行的一个原因呢?

事实上,在东南亚市场,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证明,电动车、摩托车,比自行车流行的多(不信,可以去越南看一看,你会被街道到处乱窜的摩托车惊呆...)

那么,为何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宜居的花园城市,极少人骑自行车呢?难道骑行不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吗?

一个可能很多人都忽略的答案就是:天气、天气、天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新加坡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气候无太大变化,常年高温多雨,日间平均最高温达到32摄氏度、夜间平均最高温度至少也有24摄氏度。

试想,深处一个5分钟一场大雨,10分钟一场小雨的环境中,再加上时不时30多度的高温,试问谁还有心情顶着烈日慢悠悠的骑自行车!

原来,在新加坡打败共享单车的不是竞争,也不是资本,很有可能是天气啊。

那么,对于中国共享单车两大代表摩拜、ofo,既然在新加坡车子少的可怜,也完全没人骑,为何还喧嚣的如此厉害,仿佛整个东南亚都被他们拿下了?

一位中国某报业集团资深媒体人士很淡定的说:给资本讲一个出海故事呗。

新加坡本土共享单车oBike介绍:

新加坡本土共享单车创业公司oBike,其核心创始团队来自新加坡本地,国际化团队来自投资银行、BCG咨询、Uber、Grab等背景。更为“本地化”和“国际化”的团队被认为是 oBike 的相对优势。

oBike 在硬件方面跟摩拜单车相似,配备电子锁和GPS等追踪功能。初始押金为49新加坡元(约合35美元),使用价格为每30分钟1新加坡元(约合0.7美元)。跟国内共享单车相比,押金价格相当,单次骑行费用略高。

对于单车成本的问题,创始人Malcolm 暂未透露。他表示,oBike的供应链包括中国和新加坡。未来也将采取本地化和国际化的单车供应链,核心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少单车成本。

36氪曾独家专访 oBike 联合创始人兼亚太地区总经理Malcolm Wong(王振达),他认为共享单车的国际市场跟中国市场差异较大,国际用户更注重单车的低碳环保功能,而不止于短途出行的“刚需”。中国共享单车的出海,在当地的使用习惯、语言、产品运营等方面不具有优势,这是本地共享单车突围的机会。

推荐阅读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