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益?首种一氧化碳小分子药物在中国诞生
2017-04-19 编辑: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无刺激性,但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携氧功能,导致人窒息死亡。“有毒”,是人们对一氧化碳的普遍认识。
●研究证实,一氧化碳这种内源性气体分子,也有比如抗炎、抗菌、抗肿瘤等益处,以及显著提高器官移植中受体的存活率等。
把一氧化碳气体做成药?这不是天方夜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神经科学中心、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与周诚副研究员,成功开发出世界上首种一氧化碳小分子药物,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Angew.Chem.Int.Ed.》(《德国应用化学》)上,该药物可能对心肺复苏、结肠炎和肿瘤的治疗等有较大作用。
有益处? 一氧化碳可抗炎抗菌抗肿瘤
药物一般是固体的,气体如何入药,何况一氧化碳还有毒?其实,气体分子入药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柯博文说,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对一氧化碳的治疗用途进行了研究——长期吸烟的人群,结肠炎的发病率较低。“这并不是说吸烟对健康有好处,吸烟仍然会导致多种疾病,但为什么吸烟能显著控制结肠炎症状?”
研究者分析发现,吸烟者体内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研究证实,一氧化碳这种内源性气体分子,具有多种重要作用和潜在药理活性,比如抗炎、抗菌、抗肿瘤,以及显著提高器官移植中受体的存活率等。有报道称,一氧化碳能选择性地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另外,一氧化碳还能显著地降低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
那为什么一氧化碳没有被广泛应用?这是因为一氧化碳气体的输送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剂量的控制、精准的靶向输送、病人肺功能个体差异等,都是一氧化碳气体临床转化的瓶颈。
怎么用? 在体内“制造”反应产生一氧化碳
“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有用,但是怎么用才安全有效?”柯博文说,一氧化碳分子“入药”,其可行性早已被证实。此前,对一氧化碳的研究中,多使用重金属络合物“吸附”的方式,但重金属本身就有毒,不能用作药物。“可不可以在体内进行一个化学作用,产生一氧化碳呢?”“A和B,经过一定条件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和D,这个C,就是一氧化碳。”柯博文说,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首先要保证药物成分在体外保持稳定,不释放任何成分,但是在接近人体环境的状态下,比如37℃的温度、7.4左右的PH值,在这个情况下,分子内部可以发生反应。
为了证实这个想法可行,从2009年到2013年,在美国的实验室,柯博文和研究人员一次一次地尝试,“我在美国写了6本实验报告,每本数百页,一页就是一次成功或失败的实验。”2013年,柯博文回国后,在川大华西医院转化神经科学中心的研究室继续进行实验,前后8年时间,差不多4000多次不同物质间的“折腾”,终于,找到了!
已可控 可以控制一氧化碳释放速度
“我们现在可以控制一氧化碳成分的释放速度。”柯博文说,根据不同疾病和病情,定向定速地释放。“比如说心肺复苏,需要一个快速释放过程,那么就在几分钟内释放,但结肠炎需要缓慢地治疗,那就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内释放。”现在,一氧化碳分子药物已经能够实现速度“可控”。
去年8月,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Chem.Int.Ed.》(《德国应用化学》)上,该药物已经在四个动物模型上实现了有效性验证,包括心肺复苏、结肠炎、化疗和败血症。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仍然是曲折的。柯博文说,下一步,一氧化碳小分子药将会进入临床试验,“有的药物在动物实验上有效,但临床试验的效果可能会不一样。”柯博文说,这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和长时间的等待,但他们充满了希望。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