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焦点 > 正文

一场完美的“秒杀”:API加速的业务逻辑

2017-03-24 编辑:

  一天清晨,我被一个客户电话惊醒,客户异常焦急,寻问CDN能不能帮助他们解决“秒杀”的问题,他们昨天刚刚进行了“整点秒杀活动”,结果并发量过大,导致服务宕机,用户投诉。

  为了理清思路,我问了对方三个问题:

  (1)服务宕机的表现是什么?

  (2)业务的基本架构什么样?

  (3)秒杀的峰值并发到多少?

  顺着这些线索,我们先一起还原了应用场景:

一场完美的“秒杀”:API加速的业务逻辑

  某电商业务架构图

  该公司是一家P2P理财网站,常有用户在整点抢购高利率理财产品的“整点秒杀活动”。如上图所示,终端用户请求先通过前端负载均衡,然后到达运行实际电商逻辑的Web Server;再下层是运行在VM上的8台Redis,负责存储与业务相关的Cache数据,如用户Profile、理财产品信息、用户账单信息等。实际落地数据存储在MySQL中,该MySQL只进行了简单的分库分表及读写分离。

  进行“秒杀”时,先由风控和运营人员选好理财产品,然后标记到数据库中;活动开始由产品人员放开,终端用户抢购。

  该公司的业务主要来自移动端,平时流量较少,但“秒杀”活动时会瞬间产生大量流量,峰值并发达到10万以上(其中可能包括bot),如此大的并发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两类接口:

对于理财产品的刷新接口,类似GET /get_fprod.php?uid={$1}&pid={$2}&sid={$3},此类接口的请求量最多,占比90%。

对于理财产品的下单接口,类似 GET /order_fprod?uid={$1}&pid={$2}&oid={$3}&sid={$4},此类接口的请求量较少,占比不到1%,但存在大量504超时。

  其中uid是用户ID,pid是理财产品ID,oid是订单号,sid是随着客户端用户变化的随机token标识。

  场景解读

  根据与客户沟通得到的场景,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

  (1)客户以移动业务为主,产品通过API在客户端渲染UI,产品中几乎没有静态资源,带宽流量不高,传统CDN无法达到卸载压力的作用;

  (2)秒杀时,产生大量502/504超时请求,说明此时用户请求已超过服务端的业务承载能力,急需扩容。

  基于以上两点,我没有建议该公司采购CDN服务,而是推荐服务扩容,但随着我方对于业务更深层次的分析,逐渐发现了一些诡异的事情。

  “诡异”现象

  (1) 数据库主从负载极不均衡,通过MySQL管理工具,发现主库的Query量高达80%;

  (2)Redis Cache节点负载极不均衡,通过查看redis info发现,秒杀时,其中一台Redis请求量极大,占比达90%以上,其他Redis请求量却很低。

  上述反常现象激起了双方技术人员的兴趣,这也许就是问题的关键!随着分析深入,第一个现象的原因浮出水面:该公司在使用数据库时,并未如某些大型电商平台一样使用数据库中间件层进行MySQL请求的路由分发,而是在业务代码端,使用语言层面的框架完成读写分离工作。这带来了两个弊端:

程序员绕过语言层框架开发,并未真正实施读写分离;

产品人员要求展现效果实时,倒逼开发人员修改业务逻辑,会牺牲读写分离,使数据都在主库读写。

一场完美的“秒杀”:API加速的业务逻辑

  Cache穿透示意图

  接着,第二个现象的原因也逐渐清晰:秒杀时,大量用户访问极少数理财产品,当这几个产品的pid恰好被hash到同一个Redis上,就会导致Cache节点热点失衡,所有请求最终集中在一个Redis,而这个Redis就是业务的瓶颈!

  对症下药

  1. 使用数据库中间件进行读写分离以及横向扩展控制

  使用数据库中间件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可对业务层隐藏部分数据库细节,更好地控制业务。当然,引入数据库中间层也存在明显缺点,在业务整体架构中增加一层组件,违反了“简单有效”的设计原则。对于很多互联网公司,在早期甚至中期没有数据库中间层也很正常。 但当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引入数据库中间层是利大于弊的。

  基于经验,我方推荐客户使用MySQL Route,基本可以满足简单需求,如:连接复用;负载均衡;读写分离。

一场完美的“秒杀”:API加速的业务逻辑

  MySQL Route架构图

  上图是MySQL Router官方架构图,可以看到,MySQL Router优势在于插件化设计,官方提供了一系列插件供使用。

  除MySQL Router,国内还有很多开源数据库中间件可以采用,如阿里、美团等。

  使用数据库中间层,不仅可以解决性能问题,还能在安全方面起到作用,如审计、流量限制等,甚至拦截SQL注入、劣质SQL语句等。

  2. 使用API加速服务缓解服务端压力

  Cache服务失衡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秒杀”时,用户高频访问少数几个理财产品信息,当其Cache数据恰巧分配在同一节点,大量请求会瞬间集中到一台或少数几台节点,这就是Cache服务失衡的本质原因。不仅在电商“秒杀”场景中,其他有瞬间热点访问的业务类型也会存在这个问题。以微博为例,曾因明星热点事件导致接口缓慢甚至服务宕机,归根到底也是这个原因。“爆料”的瞬间,一个微博会在短时间内海量传播,该微博ID被同时打开,所有流量会集中到一个Redis节点。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首先,Cache通常以某个数据结构的key为维度进行hash存储,大量用户只访问一个或几个key时,将导致Redis Cache节点负载不均衡,这是否一定对服务产生影响,则视并发情况而定,但这是一个巨大隐患。针对这个问题,客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把一个理财产品的Cache数据再拆散,1个key变成多个,降低key被分配到同一Cache节点的概率。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大弊端:

  (1)需要修改代码,原本一条get请求就可以完成的逻辑,要换成多条才能拼成;

  (2)日常所有get/set操作的时间消耗都将成倍增加,因为1%的热点事件增加99%常规操作的时间,严重违背二八法则。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推荐客户使用白山云聚合CLN-X的“API加速”来解决这个问题。

  API加速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