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焦点 > 正文

百替生物创始人郭磊和他的医学科研5.0

2017-03-24 编辑:

  

百替生物创始人郭磊和他的医学科研5.0

  本报记者 卢杉 北京、上海报道

  “中国目前的医学科研,本质上还都是一个实验室一个实验室各自孤立进行的创造活动,科研团队组织形式本质还是作坊式的单学科团队。在这样的科研实践中,鱼龙混杂,太多的资源被重置浪费。”

  2017年的一个傍晚,郑然(化名)完成了一天的门诊和手术,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他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查阅一项进行了两年多的临床医学研究的进展。

  郑然是北京市某三甲专科医院的主任医师,一年需要做400多台手术,每周接待七八十个门诊,按照他的话说,接触这么多患者,几乎每天都能迸发出想要深入研究的灵感,但由于精力、条件等种种现实原因,很多想法都不了了之了。

  三年前,郑然认识了一家名叫百替生物的公司,这家公司专门协助医生完成科研课题,创始人郭磊曾经也是医学研究者,对医生从事科研的瓶颈了如指掌。

  “医生的工作十分繁重,往往没有精力顾及科研,很多医院的实验室条件也非常有限,导致研究无法顺利进行。”郭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科研是临床医生的刚需,只要从事这项工作,无论是临床需求,还是职称晋升,科研都将伴随医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针对医生的科研痛点,百替生物创始人郭磊首次提出以连接为核心的“科研5.0”模式,这同时是公司的商业模式。据测算,中国的科研服务市场规模在数百亿到上千亿。

  创业初衷

  郭磊的医学生涯转折始于1998年博士学位期间,这一年,他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前往哈佛医学院访学。2000年学成回国后,在不到2年时间里破格晋升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博导。

  2003年郭磊再赴哈佛留学,这次历时五年。2008年从哈佛回国没多久,他便递交辞呈,决定创业。这一次,他把目光瞄准了曾经的同行、朋友们——临床医生。

  创业的想法来自医生在科研中的瓶颈。“早年我还在浙大当教授时,很多浙大附属医院的医生请我提供一些科研帮助,比如科研方面的指导,还有一些技术或实验交由我们来操作。”

  这类请求次数多了,郭磊就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医生因临床工作繁忙、实验室条件有限,以及对生命科学研究的不足,往往面临科研瓶颈。

  上述北京某三甲医院主任医师郑然及杭州某三甲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金宇(化名)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他们工作中面临的科研难点:“时间、精力、实验室资源有限,并且医生是一个人,知识面窄,势单力薄。”

  具体来说,临床医生在科研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做,没时间做和没条件做。不知道怎么做指的是医生自身发展要求与个人的科研能力不匹配,难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方案设计;没时间做是医生的临床工作越来越繁忙,用于科研的时间也不断被压缩;没条件做指的是医院的实验设施水平,和目前的科研发展速度差距较大,需要外部实验资源补充。

  郭磊发现,与国外相比,由于实验室无法共享,中国的科研更像一个个作坊。他解释:“我逐渐认识到中国目前的医学科研,本质上还都是一个实验室一个实验室各自孤立进行的创造活动,科研团队组织形式本质还是作坊式的单学科团队。在这样的科研实践过程中,鱼龙混杂,太多的资源被重置浪费。

  2010年底,郭磊在杭州创建了百替生物公司,专门为临床医生提供医学科研咨询及技术服务。百替生物的业务模式并不是简单的科研外包(CRO),而是让医生成为课题组带头人(PI),由百替生物为临床医生配备多学科背景的专业团队,提供科研方案设计、项目实验实施、结果数据分析、报告总结等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从而帮助医生高效地完成科研课题。

  郭磊计算,中国的科研市场在数百亿(国家各类资金资助及企业横向资助等)左右,加上各种中小企业在医学科研服务方面的需求,市场可达千亿以上。只要还存在目前医学研究水平下尚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这方面的市场和需求就始终存在,并加速发展。

  2016年百替生物从大本营杭州向其他区域延伸,已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地设立了子公司,将其业务模式成功复制到了全国范围。

  科研5.0

  市场上并不缺少为医生提供科研服务的公司,郭磊的创业信心来自他称为科研5.0的模式。

  “医生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查看自己的科研进度,决定自己的实验在哪个实验室进行,利用哪台仪器,了解什么时候能够得到预期结果;经过专业科研管理团队的技术支持和建议,决定下一步的科研方向,让科研更加轻松,高效。”郭磊这样描述他的科研模式:“大数据时代下连接思维驱动的高效率科研创新模式。”

  科研5.0的核心是连接思维,让每一个参与科研的人都能够使用上能连接到的最好的科研资源。这一思想是针对目前中国式的作坊科研而言:实验室资源孤立、分割。

  郑然对此深有感触:“医生们做科研各自为政、信息孤岛,实验室封闭,造成资源浪费、闲置等。”

  据悉,中国分级别建立了国家重点、中心、医院、学校、私人等实验室,如果医生在自己医院中找不到合适的实验室,就需要到其他机构申请使用,这需要时间、费用等,并且有些实验室花多少钱都不会对外开放,往往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这一痛点,百替生物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实验室资源,与各级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截至目前,已在全国整合了300多家战略合作实验室。“对于实验资源缺乏的情况,百替生物搭建了八大模块的实验平台,能够满足90%以上的基础医学实验的需求。”郭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此外,针对不知道怎么做和没时间做科研的需求,百替生物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郭磊说:“对于不知道怎么做的问题,我们提供了专职的咨询顾问团队,能够根据医生的发展要求,对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进行优化,帮助医生规划他的科研发展道路。对于没有时间、精力的问题,百替提供专属的项目管理团队,通过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体系来管理项目进程,并且定期的进行反馈。把这些医生从具体的科研操作当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更加专注的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留给我们。”

  不过,百替生物有所为有所不为,郭磊表示:“我们有三不做,不代写标书,不代发论文,不保证实验结果的100%阳性。”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