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市厕所“总所长”的市委书记来头不小
2017-03-24 编辑:
近日,安徽巢湖全市厕所“总所长”上了《人民日报》。
据报道,巢湖市为了整治厕所配置不足、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成立了“厕所整治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总所长”,城管局中层以上干部分别联系一座公厕,并先后投入1800万元对市区内的8座公厕和56座旱厕进行改造。
“按照住建部公厕建设分布标准,巢湖城区28万人口应配置约100座公厕,但实际上缺口很大。”巢湖市委书记胡启生说,公厕是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必备公共设施,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这场由市委书记、“总所长”胡启生发起的“厕所革命”,在巢湖已历时一年多。
2015年7月,胡启生由合肥包河区委书记调任巢湖市委书记。上任之初,胡启生发现巢湖的厕所存在“公厕少、设施老旧、卫生质量差,分布不均,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一个旅游城市,街面上竟然找不到厕所,当地百姓和外地游客想方便怎么办?”胡启生到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厕所,他带领职能部门,一起研究全市厕所的地点、样式,并多次察看厕所建造。
胡启生发起的这场“厕所革命”,口号是“让老百姓如厕有家的感觉!”“政事儿”注意到,他首先“开刀”的,是全市的公务员。
从制度上,合肥市专门出台文件,将旅游厕所建设纳入市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并建立了奖惩机制,由管理部门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
从行动上,胡启生则发动了全市所有机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厕所“清洁行动”。
去年11月,各单位由领导干部带头、全体职工参加,手持拖把、抹布,清理厕所地面、墙面、水池的污渍。同时,有的单位还制作了电子宣传单,通过工作交流平台让全体职工传阅。
除了身体力行,机关单位的内部厕所也变成了面向老百姓的公厕。按照要求,巢湖市区里具备条件的21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厕所,全部实行了免费对外开放,还在路边设置引导标识,标准是“确保人们在500米的距离内能就近如厕”。
不仅要求数量,还要抓质量。
胡启生特别要求,“要将一类公厕打造成全省一流公厕,努力提高市区厕所档次,不断提升城市厕所品位”。
“一流公厕”长啥样?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从效果图看到,几座一类公厕外观如同别墅,内部加装了电子除臭设施,有条件的还增设擦鞋机、饮水机,提供报纸、杂志。
“工作闲暇,我就走到街上公厕里,看看卫生保洁是否到位。”胡启生说。
为了加强后期管理监督,由胡启生推行了公厕包联制,自己担任“总所长”,全市35名领导干部担任“所长”。巢湖市城管局局长杭行作为“所长”之一,他说自己“每周不定期要来3趟,只要有脏乱差现象,就要及时跟管理员提出,并反馈给外包公司。”
如此大刀阔斧掀起一场全市范围的“厕所革命”,这个“总所长”的来头可不简单。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胡启生是首个被“重用”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胡启生出生于1971年,2001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成为安徽引进的三位博士生“高精人才”之一。
到安徽后,胡启生先到安徽省委办公厅工作,后任滁州市委副秘书长、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等职。2007年,胡启生调任包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2011年,接任包河区委书记。
作为北大毕业生,胡启生有时也会参加与北大相关的活动。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北大安徽校友会联合安徽陈独秀研究会在巢湖半汤召开纪念活动,北大校友胡启生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5年6月30日,中组部表彰了102名从2800多名县委书记中选出来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当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他们,其中就包括胡启生。
“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包河集体的荣誉。 ”“排在荣誉榜,更要干出样。 ”胡启生说。
7月1日,胡启生刚从北京回来,就被调任巢湖市委书记,成为“百优县委书记”调动的第一人,并于两个月后升任合肥市委常委。
包括胡启生,安徽一共有4人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彰,据安徽官方媒体报道,他们是从全省105个县(市、区)委书记中好中选优、从严把关推选,并经过差额推荐、深入考察和公示等程序产生出来的,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出色业绩,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普遍认可。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在农村出生的胡启生刚40岁出头,就已头发花白。在包河区工作的8年间,他被当地党员干部称为“拼命三郎”。
为了完成当地的征地拆迁工作,胡启生多次开会并到一线督查。“说真的,我们有点'怕'胡书记”,当时的一位街道干部对媒体透露,“工作做到什么程度,胡书记门儿清,他真的会去现场明察暗访,了解一手资料。”
在胡启生的强力推动下,当时包河区完成房屋征迁1720万平方米,占合肥市总量的60%;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一期建设仅用了40多天就完成了全部工程任务。
去年6月,胡启生就国家信访局之邀,参加网络访谈时,谈了对征迁工作的经验。
“所有和征迁相关的矛盾,说到底都是利益上的纷争。”
胡启生在访谈中说,“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群众的作用,防止有些不该成为照顾对象的浑水摸鱼,导致利益分配方面的不公平”。他特别提出,“不能乱开口子,不能为了个别案例就把制定的整个政策全部打翻掉,这是政府工作的底线”。
同时他认为政府要提高工作效率,“不要老是通过加一些无谓的程序,把本来半天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搞五个工作日才解决。”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许腾飞 校对: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