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一把刀 伦敦恐袭者为何能冲破层层安保
2017-03-23 编辑:
▲基思·帕尔默,48岁,已经在国会安保小队工作了15年,在阻止行凶时不幸因公殉职
又一起震惊全球的恐怖袭击案件。
当地时间22日下午,英国伦敦市中心议会大厦附近发生一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包括1名警察和1名恐怖分子在内的5人死亡,另有约40人受伤。
此次恐袭事件,令整个欧洲安全形势再次蒙上一层阴影。
而在大家感到震惊和恐惧之余,一个更加可怕的事实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就凭借一辆车,和一把刀,袭击者究竟是如何冲破层层安保闯入到英国议会大厦门前,而且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英国首相被护送离开
1名中国游客受轻伤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袭击者是一名年龄大约在40岁的“亚洲裔”男子。
事发时,袭击者驾驶着一辆价值为3.2万英镑的灰色现代车,冲上威斯敏斯特大桥并在人行道上肆意碾压路人。在冲到议会大厦栅栏前时,该男子下车并手持一把8吋利刃,对议会大厦的外部警员展开袭击,试图闯入议会大厦。
一名警员在袭击过程中被刺死,袭击者随后被其他警员开枪打死。
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约40人受伤。
据报道,袭击者当时身穿薄外套、黑色长裤和T恤衫。被刺死的警察名为Keith Palmer,今年48岁,已婚并且是位父亲。
由于事情发生在星期三,而每周三中午是议会下院首相质询时间,是英国下议院开会期间每周议员最集中也是辩论也最激烈的一天。因此,事发时首相特蕾莎·梅就在议会大厦内。
随后几分钟内,第一批救援队伍便赶到现场。特蕾莎·梅被最少8名持枪警员带到国会大楼外上车,迅速离开现场。
现场有最少12辆警车,一架救援直升机在国会大楼草坪降落。事发后,议会大厦临时关闭。
事发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于23日发布消息称,此次袭击事件中包括一名中国公民在内的40余人受伤。“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已与受伤中国公民及家属取得联系,并积极提供领事协助。”
英国禁止枪支
车和刀变成行凶工具
只凭一辆车和一把刀,袭击者为何能如此轻易突破层层安保,并肆意行凶呢?
红星新闻记者查询英国政府公开资料发现,事实上,英国过去一直允许公民持枪。
这一法律主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英国政府允许私人合法持枪。
但在1987年和1996年几起重大的枪击惨案发生后,英国政府从最初的颁布严格控枪政策,到最后不得不于1997年出台法律,禁止私人拥有枪支。
在1987年的亨格福德大屠杀案件中,迈克尔·莱恩在自杀前开枪射死了包括自己母亲在内的16人。
这一事件直接促使1988年枪支修正案的出台,该法案禁止私人持有自动步枪及点射枪支,并限制猎枪证所限制的弹容到2发。
1996年,一名叫做托马斯·汉密尔顿的英国男子闯进了苏格兰邓布兰镇一所小学的体育馆,在自杀前开枪射杀了16名4-5岁的儿童以及一名教师。
这一事件轰动整个英国,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呼吁修改政府法律,最终迫使英国政府下定禁枪的决心。
1997年,英国政府终于通过禁枪修正案,禁止私人拥有手枪,并陆续通过赎买的方式将民间枪支收缴并予以销毁。因此枪击案在英国极为罕见。
无法持枪,刀和车便成为了袭击者的行凶工具。
独狼行动
让袭击变得不可预测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极端分子们近来越来越倾向于驾车发动攻击,因为“它们成本更低,更容易组织,也更难被阻止。”专家们表示,驾车冲撞的方式可避免花力气获取爆炸物质或武器,而且还可以由“独狼”实施,不容易被警方发觉。
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前雇员资深分析师保罗(Paul Pillar)称,人们长期将担忧集中在“更为复杂或高科技的恐怖袭击方式,但实际上更应警惕这种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培训即可操作。
欧洲一家叫做“反恐分析中心”的智库主席Jean-Charles Brisard对此表示,伦敦的这起袭击似乎正是“这一想法的初步阶段”。
他同时补充说,“如今社会的袭击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