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再添新头衔的这个组织很强大
2017-03-22 编辑:
21日,刚刚履新的两名正部级官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有了相同的新头衔。
央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任命丁学东、郭树清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肖捷、尚福林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
3月17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德国巴登巴登举行。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会议上透露,2017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强调“稳健中性”。
货币政策的走向,牵动着整个经济的脉搏。无论是股市、楼市、人民币汇率,还是实体经济、大宗商品,都与货币政策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
那么,央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是怎样一个“牵动脉搏”的单位呢?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从央行获悉,货币政策委员会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隶属于货币政策二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于1997年7月成立。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条例,委员会具体有5大职责: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涉及货币政策等重大事项,并提出建议。”
委员会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通常在3月、7月、9月和12月,但具体日期要在特定会议召开以前提前公开。会上表达的观点将简短记录在会议纪要中,会议纪要将在会后公布。
也就是说,每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定调,皆是这个委员会的“集体智慧”。
如此重要的委员会,其成员也得是“重量级”。“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目前货币政策委员会15名组成成员,主席为央行行长周小川。
其他14名委员包括: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央行副行长易纲,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田国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教授樊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益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白重恩。
这15人组成的委员会,可谓阵容强大。从学历来看,有12位博士;在行政级别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央行行长周小川为副国级、另外有10位省部级。不仅如此,《条例》还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应当具有宏观经济、货币、银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金融专家还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金融研究工作10年以上。
事实上,1997年委员会成立之初,人员只有11人。根据当时的《条例》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二人;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一人;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一人;财政部副部长一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证监会主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二人;金融专家一人”组成。
其中,首任主席为时任央行行长戴相龙。
2000年和2001年,保监会主席和国家统计局局长相继加入货币政策委员会。
2003年4月,国务院决定重组货币政策委员会,人员调整为13人,包括央行行长和两名副行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发改委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外管局局长、银监会主席、证监会主席、保监会主席、统计局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金融专家。
自2010年之后,委员会增至3名金融专家,形成现在的15人阵容。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梳理发现,除了戴相龙,还有许多高官曾在委员会任职,包括现任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现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现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现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开行董事长陈元,现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证监会原主席肖钢等。
金融专家方面,则有周其仁、吴敬琏、樊纲等。
值得一提的是,郭树清此番是第二次进入委员会。上一次是2011年11月,郭树清刚刚担任证监会主席之时。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委员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委员”,有相对固定的委员构成,因此,随着官员的职位变动,会有这种两度成为委员的现象。
所以,在2013年,调任山东省省长后,郭树清卸任委员之职,“补位”的是他在证监会的继任者肖钢。
不仅郭树清,两度入选的还有樊纲。2006年8月至2010年3月,樊纲曾在委员会任职3年多;2015年6月再度入选。
“政事儿”注意到,由于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他们公开场合发表对财经领域的“只言片语”,都会被认为“信息量很大”,引起市场关注并解读。
2015年黄益平出任专家委员时,由于此前一段时间他认为当时的货币政策扩张的程度不够,就被舆论分析为“释放了政策宽松的信号”。
今年1月樊纲还曾发文谈及房产税:“有一种说法是房产税不管用,你这就违反了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如果像美国一样到了3%-4%的房产税你看起不起作用?”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许腾飞 校对: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