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谈老年痴呆: 基础研究获突破 有效治疗仍无解
2017-03-22 编辑:
本报记者 肖玫丽 挪威特隆赫姆报道
怒气积攒到临界点,猿猴凯撒猛然对暗中虐待它的看护所员工大吼:“No!”
这是电影《猩球崛起》里的经典镜头,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缓解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新药,却不料导致猿类崛起、人类文明凋败,而疾病最终也无法治愈。
现实生活中,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现状也是如此:药物研发尚未成功,预防、缓解占据主流。三年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来自美国和挪威的三位科学家John O'Keefe、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 Moser发现的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为人类攻克阿尔茨海默症打开了一道门缝。
在挪威科技大学校园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见到了身着浅蓝色羊毛衣配黑色牛仔裤的Edvard I. Moser。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特隆赫姆Kavli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的负责人,目前,他基于发现的两类细胞,正进一步研究其与认知、疾病等的关系。
但影响阿尔茨海默症病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遗传、生活方式等。时至今日,这仍是一种不可治愈、严重影响认知和生活能力的可怕疾病。默克、礼来等医药巨头先后投身阿尔茨海默的药物研究,最终均以失败收场。
基础研究突破
Edvard I. Moser出生于挪威奥勒松。1995年,他从挪威奥斯陆大学获得神经生理学博士学位,次年加入挪威科技大学。
在挪威科技大学校长Gunnar Bovim眼中,科学家获得诺奖与挪威的科研体系分不开。他说:“挪威的科研机构扁平化特征突出,管理者和研究者之间没有隔阂,信息可完整传达。”
对于获得诺奖的位置细胞,诺贝尔奖委员会称赞此为,“大脑中构成定位导航系统细胞的重要发现”。
1971年,John O'Keefe注意到,当大鼠身处某个特定位置时,其大脑海马体区域内有一种神经细胞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而当大鼠身处其他位置时,其他神经细胞则会变得活跃。O'Keefe得出结论:位置细胞可以构成一幅空间地图。
2005年,May-Britt和Edvard I. Moser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网格细胞,这种细胞可以构建出坐标系,从而便于精确定位和线路查找。他们的这项后续研究,展现了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让定位和导航成为可能。
“认知人类大脑是一个巨大挑战,大脑由800亿-1000亿个神经元组成,并且每个神经元大约与10000个其他的神经元连接。我们用了两三年才发现了网格细胞。”Edvard I. Moser说道。
此后,Edvard I. Moser所在的研究团队不断取得突破。2006年,该团队发现网格细胞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嗅头方向细胞共存。2015年又发现,网格细胞速度单元的速率与运行速度成比例增加。
Edvard I. Moser透露:“我们主要研究这些细胞怎样通过机器人更好地起到导航作用,但现在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机器人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找到方向,我们也好奇,人脑是如何认知方向的。”
对于医学界来说,这一发现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治疗无疑是平地一声雷。
资料显示,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3秒就新增一例痴呆患者,痴呆患者总人数约4680万,预计到2030年达到7470万,目前58%的痴呆患者在中低收入国家,尤其东亚及非洲。在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痴呆患病率为6.6%,80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超过22%。
Edvard I. Moser进一步表示:“实验结果有一部分表现是跟大部分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区域相同,同时也符合阿尔茨海默症的一个重要病症,但目前找不着方向。当我们搞清楚了整个系统的运作,这些细胞从哪里开始、为什么开始,就会找到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心理医生理解更多病人。”
依旧无解
虽然基础性研究不断取得突破,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至今依旧是棘手难题。
“全球各大药厂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发抗痴呆的药物,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数个抗痴呆新药,也都在进行三期临床药物试验。另外,针对痴呆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如穿戴式设备、医疗器械、护理机器人、安全智能设备等也在不断研发应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欧阳樱君说道。
过去十多年中,有数百种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处于研发阶段,不乏强生、辉瑞、罗氏等制药巨头的身影,但失败率却高达99%以上。
今年2月15日,默克宣布停止其针对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verubecestat的2/3期临床试验。去年年底,美国礼来公司宣布其轻度阿尔茨海默药物Solanezumab在三期临床试验中失败,其在这一药物的研发上已投入数亿美元,2013年该药治疗轻度至中度患者的两个三期临床试验以失败告终,曾引起业界震动。
Kevli研究所教授Christian Doeller指出:“阿尔茨海默的研究难点在于该病没有可靠的早期诊断标志。”作为一个认知神经学家,Christian Doeller及其团队7年前发现了一种大脑中的空间性网格状编码,这些网格状编码的损坏,预示着未来罹患阿尔茨海默。
欧阳樱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几年药物研发成果失败居多,主要原因是导致痴呆的真正病理机制还不太明确,如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神经纤维缠结、遗传基因携带者等。”
患者的治疗费用十分高昂。记者了解到,国内轻症患者每月负担治疗的基本药费达800-1500元,重症患者除药费倍增之外,还需要24小时陪护,导致家人辞职、换工、误工等种种间接费用的支出。
同时,阿尔茨海默患者通常体弱年迈,常合并其他各种疾病,加上容易出现走失、骨折外伤、肺炎、褥疮等合并症,每月治疗总费用高至上万元。
“老年痴呆症需要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开展预防,所以这几年我们也设立了记忆门诊。”欧阳樱君认为,对于临床表现尚属正常的家族性遗传基因突变携带者和具有痴呆危险因素者,应开展一级预防,如控制血压、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对有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开展二级预防,规律服用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以延缓认知障碍进展。
(编辑:陆宇,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xiaoml@21jingji.com,luyu@21jingji.com)
本文相关推荐
老年脑痴呆最新药物是
201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老年女人痴呆表现
老年痴呆治疗方法
防老年痴呆几个秘诀
北京哪个医院看老年痴呆好
老年高血压患者患痴呆几率是多少
治疗痴呆的药物有哪些
给老年痴呆母亲的诗
哪些食物对老年痴呆有效
中风和老年痴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