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当中,有一部分企业能跑出来,所以能融资。但对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讲,这还是有相当大的挑战,或者说投入其中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每一家企业都去研究新技术新产品,这就是一种浪费,这就存在一个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新经济和旧经济之间是两个大陆,这两个大陆在一段时间和周期里是割裂的、分离的、冲突的,但其实这两个大陆应该是融合的、可协调的、一致的,所以“1+1”不仅要大于2,可能还可以等于N,它不是物理反应,它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如果我们能做到新经济代表企业和地方实力企业的融合,那么这就不会产生资源的重复,不会产生资源浪费。
其实这早已经有先例,在十多年前我们看到中国的IT行业,服装行业,甚至是地产行业,在全国能够建立起销售服务网络的,无一例外都构筑了总部和地方合作伙伴之间的占领略模式。正是这样一种模型,才推动了联想这些巨型IT企业成长为中国科技产业的领军者和助推者。
这样一个时代在今天发生着转折,今天大家没有太多的兴趣去对接传统产业成为他的地方合作伙伴,但是越来越多的地方企业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成为那些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企业,这些具有新兴代表性企业的地方合作伙伴,有机会去分享市场的红利,甚至进而成为这些新经济代表企业未来的合伙人、投资者,去分享我们未来新经济发展的红利。
新经济红利下的企业家
如果说我们今天整个中国的经济有巨大的下行压力的话,那么下一步的红利就来自于新经济,来自于新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增速、提效。
谈到这里,来谈一谈我对创新、创业的思考,应该说这个话题在最近显得有那么一点挑战,因为我们都谈房地产去了,好在央行连续一周之内三个指令去进行了调控,当然有人说越调越涨,但是我们真正创新创业能够发展起来,那么房地产就不再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创新创业者才会站上舞台的中央,才能成为增长新的动力来源。
在这样一个时间点,我们去抱怨,我们去疯狂的追逐其中,我想都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该做的事情。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就是企业经营大家,要有大家风范,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不仅要为自己想,还要为团队想,还要为国家想,为行业想。不仅要想现在,还要想未来,还要想20年以后,这才叫企业经营大家,才有大家的风范。
一个企业家只有有自我管制的精神才能称为企业家。前两天我在盛景的官微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管控和制约,呼吁对IPO加速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和管控的问题。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以下创新创业的思考和理解。
新经济不是要干掉传统产业
我认为对于双创来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需要回答存量和增量的问题,或者更准确的说,对于存量和增量要进行更好的定义和定位的问题。所谓存量是什么?存量就是我们今天的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他并不是一个刚刚新创的企业,不是大学生所创的企业,存量是今天的传统产业,不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企业。我们要有一个判断,任何国家的经济总量至少在它达到了平稳期的时候,都是以存量为核心的。所以如何解决存量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和推动存量的再发展,这个政策就更容易建立见效。
但是如果我们忽略了存量,甚至让存量的这波人都没有了希望,没有奔头,不想再干了,这个政策可能有挑战性。所以对于企业家来说,在我们的企业里面怎么样基于存量再出发,基于现有业务的稳步基础之上再去创新,我想这是很重要的,对于我们国家的政策来讲也是如此。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今天应该更加重视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倍增问题,应该更加重视的是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问题。这样的一种总体的定调,我想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关注。
怎么实现存量的激活?存量、体量如此之大,占到国民经济比重的百分比如此之高,对就业等等重要事项的影响如此之大,所以我们应该把主要的资源,主要的精力投放在存量的激活之上,这是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主战区,怎么来实现它,就是靠创新和资本的新的双轮驱动。所以对于未来,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给予了极大的厚望和期待,因为只有资本市场才能真正助推创新的发展。创新通过资本可以获得最大的奖赏和鼓励。
增量我们可以理解为新经济,也可以理解为高精尖的技术,这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增量的定位核心是引领,而不是颠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颠覆只是一种手段,不是一种目的。如果我们的新经济把传统产业都颠覆了,都革命了,都干掉了,我想对这个国家的经济是很危险的,是会崩盘的。谁去解决就业的问题?谁去解决二三四线城市发展的问题,甚至是五六线城市的发展问题,光靠互联网不可能救中国,光靠互联网不能促进中国如此大体量的经济的跨越中等收入陷井。所以新经济必须是发挥引领、辐射、放大作用,而不是颠覆革命的这样一种定位。
所以我们如何通过新经济,如何通过高精尖技术,让传统产业焕发第二春,让传统产业再出发?让传统产业登上创新资本新的舞台,我想这是我们在政策制定,我们的商业逻辑层面,可能都要去进行定义的一件事情。
我们希望在社会、企业、媒体,都弘扬这样一种思考和理念,存量激活加增量的引领。对于国家政策的建议是如此,对于我们企业的经营其实也是如此。
加速比孵化更紧迫
我们再来看一看对于创新创业的思考,基于前面我们对于存量和增量的分析以后,我们认为加速比孵化更紧迫,赋能比资本更重要,生态比单点更有效。我们过去对于双创我们非常强调孵化器,对于早期从0到0.1的孵化器的功能进行了粮食,这是正确的,这是对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从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要在未来的5年,甚至是更短的时间,要去加速,要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去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其实加速是更重要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