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是人为造成供需紧张的‘元凶’,所以除了限购,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须具有解决中国住房问题的顶层设计,即楼市调控要向制度顶层设计转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 于淼报道
北京楼市调控再加码。
3月17日,北京市住建委、市规划国土委、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市银监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北京楼市调控进一步升级。
其中明确表示,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以及在本市无住房但有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暂停发放贷款期限25年(不含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含公积金贷款)。
此外,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满3年及以上,若交易对象为个人,按照本市限购政策执行。
这是自去年9月30日楼市限购政策出台半年后的最新一轮强力调控,是半年前的限购政策再次加码。此轮强力调控让北京房产政策又恢复到了2014年“9·30”房贷政策之前的“认房又认贷”。另外,60%以及80%的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也创下历史新高。
同日,北京市住建委发消息称:要坚决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确保北京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确保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环比不增长。
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那么,想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除了限购,政府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扩大供给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从供需两端来讲,除了打压需求外,自然是应该考虑如何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学良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对此也表示赞同,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短期来看,政府应该在供应端上增加土地的供应量以及增加房屋的供应量。
但是,刘学良告诉记者,这又与北京市人口疏解的目标相矛盾,所以是一个两难问题。
他指出,这需要我们逐步转变观念,中国的大城市一方面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另一方面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是难以逆转的。因此对人口问题的过度担忧可能是不必要的。
“同时,在目前人口疏解政策方针不变的情况下,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是一个抑制房价更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刘学良坦言,但是保障性住房“僧多粥少”,必然会导致供需缺口,同时保障性住房又会挤占商品房的空间和有效供给,加大商品房的上涨压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市长蔡奇在谈到调控北京房价的方式中表示,加大自住型商品房供应不容忽视,发挥其改善民生、平抑房价的作用。
看来,如何在保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的同时,又加大自住型商品房的供应是一大急需解决的难题。
住房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住房保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保障房建设有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今年年初,北京市市长蔡奇在市住建委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汇报时曾表示,要坚决抑制投资投机行为,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力度,确保明年房价环比不增长。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从源头稳定市场预期。要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把“租房住”作为实现住有所居的重要手段。
蔡奇指出,要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第一,要组织好定向安置房(指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定向,而安置给被定向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建设。输入区要尽早形成供应,输出区要组织好优质资源的输出,比如医疗、教育等。确保安置人口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不降低。第二,大力发展公租房,着力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
据了解,有关申请公租房的问题,是这样规定的:非京籍人士来京连续稳定工作满一年,能提供暂住证明、公积金证明或社保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无房即可申请公租房。对于非京籍申请者的收入条件并无限制。
整顿乱象
一直以来,房地产市场存在哄抬房价、发布虚假信息、囤积房源、闲置土地、炒地炒房等乱象,严格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也成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工作的重心。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要确保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环比不增长。在预售审批、现房销售备案环节,严控商品住房申报价格。对取得预售许可或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商品住房项目在销售中,要继续严格执行明码标价、一房一价规定,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
另外,将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捂盘惜售以及中介机构哄抬房价、发布不实房源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并给予公开曝光及处罚。
据媒体报道,在去年第四季度,已对北京市199个在售项目和7171家中介机构门店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执法检查;停止了17家违规企业网签资格,对3家严重违法开发企业降低资质等级,立案处罚58起;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动态核查,注销了250家企业的资质。今年前2个月,市区两级共检查房地产销售现场和经纪机构266项(次),行政处罚10起,限制网签50家。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房地产市场各类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完善制度
“限购令是人为造成供需紧张的‘元凶’,所以除了限购,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须具有解决中国住房问题的顶层设计,即楼市调控要向制度顶层设计转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坦言,现在实行的限购、限贷等政策措施,治标不治本。尚待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如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去库存,现在还没有完善的政策,调控的精准度就难以提高。若无明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房价仍然可能居高不下。
对此,谢逸枫也表示,长期来看,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包括住房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制度,财政制度以及产权制度这些方面制度的完善形成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供求两端上对房价市场进行调控。
除此之外,需要指出的是,刘学良表示,北京目前的房价高涨一定程度上与学区房制度有密切关系,这就需要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体系的改革,而不单单是房地产的问题。
如此看来,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府不仅要控制供给,还要在其他方面做出调整。
转载请注明出处。